第5章(1 / 2)
-
夜里的“生命大和谐”倒是一如既往得人心。
第二天起床上班,陈郁青费了好大劲儿,才勉强用遮瑕膏把自己的黑眼圈遮住。
她浑身骨头疼,虽说是件体力活,但考验的也不只是男人。到后头,闹得有些过了。
可怨不得人,谁让她自己也乐此不疲,不能把错全推到闻临身上。
临出门前,陈郁青仔细把文件袋里准备递签的材料又检查了遍,闻临已经换好鞋在玄关处等她。
她们公司就在离闻临家两三公里远的科技园区,闻临学校还在人民西路那儿,正好从附近经过。闻临特意早了二十分钟出门,顺路送陈郁青过去。
入职四年,公司规定九点上班,她就没有哪天晚于八点四十到公司。同事们背后议论她,说她装模做样,到处拍领导马屁,她从没放在心上过。
等进去办公大楼,陈
郁青背着个连logo都没有的大黑包,脚踩高跟鞋走到电梯间。
不远处,已经有人站着等电梯。
这个时间点,还没有到上班高峰,整个电梯间都看不到几个人。她的脚步声太明显,没等她开口,那人已经转过头来,主动同她打招呼:“陈工,早。”
“杨工早。”陈郁青笑了笑。
简单寒暄后,便没有人再开口,两人关系并不怎么融洽。
尤其最近,设计部经理要调至总公司任职,位置空缺出来。两人作为设计一组、二组组长,明里暗里都是竞争关系。没必要硬套近乎。
说起来,四年前陈郁青进公司的时候,还是杨帆带的她,算她半个师傅。
公司主要从事园林景观业务,规模不小,总公司在花城,不过南嘉分公司占了全司近百分之三十的业绩。
陈郁青的简历在一众求职者中实在不那么拿得出手——高中肆业,没接受过正儿八经的高等教育,只有各种不入流培训机构的结业证书。
她来应聘景观设计师,像她的这种简历能没在第一轮被扔进垃圾桶简直是奇迹。
可令人吃惊且好奇的是,陈郁青有实地工作的经验,那么多名校大学毕业的设计师,有几个敢在简历中写自己会铺设排水管、砌筑围墙?
杨帆与设计部门经理共同面试,两人都觉得陈郁青综合能力不差,就是学历太低了些,连公司帮忙扫地的阿姨都是高中毕业。本来没拿定主意,最后却是分公司总经理拍板。
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陈郁青的长相,过于出挑了些。虽然说起来令人不耻,但这是没法反驳的事实。
他们这一行,总免不了跟客户打交道。陈郁青得总经理青睐,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是武器,是利刃,同时却也是刺向她的尖刀,有些捷径并不那么好走。偶尔总经理跟客户谈事情,会刻意带上她去饭局。
仅这么一条,就足以抹去她在工作上做出的所有努力。
亏得陈郁青心理素质强大,从来只把旁人的风言风语当个屁,做事依旧我行我素,谁都影响不到她。
两人一前一后进电梯,陈郁青刷卡按下23层,便往边上站,互不搭理。
轿厢内安静了约莫十秒钟,杨帆忽然问她:“你那个英国签证材料,准备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陈郁青回他。
英国庄园改造项目,客户是定居海外的华人,特意找国内设计公司来做。项目由总部那边的同事敲定,四千万的合同,设计团队八人。依照公司提成比例,主案设计师最多,但其他设计师至少也能分得十几万。
南嘉分公司要推一个设计师,最后上头选了陈郁青,杨帆自然有意见——论资历和学历,他哪点比不上陈郁青?
不过这事还是出了岔子。
陈郁青的材料交到代办中介手上,就等英国那边出具商务邀请函。谁知道中介直言她的资质根本不可能过签——消费几乎与收入齐平,银行流水不正常、单身、无固定资产,就差在她脑门上直接写上“高风险移民倾向人群”。
公司里是没有任何秘密的,等着看陈郁青笑话的不在少数。
但是她扭头就扔了个重磅炸弹,她领了结婚证的。男方在南嘉市有房有车,还有固定工作和资产。
——————————
宝子们投个“推荐票”再走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