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 / 2)
——————————————————————————————————
宝子们帮忙投一下推荐票呀,抱住大腿求票~爱你们哒~
第50章 峰回路转
陈郁青思忖了一下午,仍然没想明白。
晚上下班前,总部的设计经理,也就是负责英国庄园项目的主案设计师,突然在线上找她。
他们曾经一起去英国出差,但相互接触也就仅限于那些天而已,交情不多,毕竟不在一个地方工作,关系更谈不上好恶。
对方倒是挺热情,可陈郁青十几岁就跟社会上人的打交道,深知人与人说话的艺术,对这种不合时宜的交谈先就抱了十二分的警惕心。
他说话七绕八绕,说了一堆无意义的内容,问她最近怎么样,又说自己从英国回来后几乎每天都在加班。陈郁青敷衍着回应,不让他把话落地上,有一句答一句。
几个回合后,他突然话锋一转,主动将话题引到英国的项目上,问她对设计部分有什么想法,想听听她的意见。他给她发信息:“之前头脑风暴时,你不是有不同理解?”
似乎两人聊了这么久,其实为的就是这最后一句。
陈郁青一直在等,等着看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终于守到结果,只是这话里的内容实在太微妙,又难免让人兴奋。
她当时是给出过意见,可毕竟不是主案设计师,又是分公司的人,属于人微言轻。
现在,陈郁青虽不了解其中内情,但也不会轻易就能让人家套路。
她略想了想,同他耍太极,回道:“我最近都没有在负责这部分,在行政部做事。”
她藏着掖着,直接撇清自己的干系,不在她的工作范畴内,不管也不问。
陈郁青能猜到些,恐怕英国那边的项目出了问题。只是一个、两个的,都来问她,她搞不懂。
她将英国的行程掰碎回忆了一遍,都没找出多少跟自己有关的部分。
勉强能扯得上关系的大概就是,客户祖籍在南嘉附近一带,跟南嘉属于同个文化体系,方言大差不差,与她算半个老乡——这还有个前提,她得是南嘉人。
不过主家在英国出生,连普通话都讲得磕磕绊绊,双方沟通还需要靠翻译。
会议快结束时,他母亲进来,听说陈郁青从南嘉来,用方言跟她聊了几句闲话。
主家母亲八十年代初移民,年纪也大,快八十岁的人。她去英国四十几年,对国内的印象早就淡了,聊的内容也有限,基本都是她年轻时候去插队的事。
想不通,到现在,陈郁青只能见招拆招。
隔了一天,钱盛东便喊她去办公室谈话,他没跟她绕弯子,直接说起让她重回设计部的事。
敢情前头那两人是来探路的。
“你别多心,我还是要听上面的,有些事情我也没办法。”钱盛东笑笑,“现在是总部的要求,我听说英国客户那边指定要求你参与设计。”
坦白说,钱盛东有些佩服陈郁青了,这么糟糕的一手牌,能让她打成现在这样。最关键的是,别看她这样,她比谁都拎得清。
陈郁青自己也很懵,她不清楚客户的态度,她连客户的联系方式都没有——轮不到她。但不管是不是误会,她总不会傻得把这个名头甩开。她点头道:“钱总,我明白的。”
“你只管好好干,给我们分公司争口气。这个项目做好,我向总公司申请给你升职——”钱盛东给她画大饼,又道,“你上午就搬回去,行政部那里,跟张经理说声就行。”
回去也就几步路的事。设计部拥有两个独立的大办公室,陈郁青的位置到现在仍空着,连电脑都还没收走。
她这番回来,过程颇有点卧薪尝胆的意味。一、二设计组,虽不是竞争关系,但到底两个江湖。上个月,杨帆给他们组的同事们算业绩,抠搜得很,哪里都要挑刺。
之前没退出去的小组微信群,同事们都在起哄,让她请吃饭。唯独谭桥,一句话都没说。
前几日,她跟闻临见面时说的话被他听到了些,他私下来问她怎么回事,“怎么要去民政局,是不是要离婚”。她嫌烦,也想彻底断了他的念头,半真半假告诉他,老公惹她生气,买了套几百万的房子来哄她求和。
谭桥许是深受打击,再也不往她跟前凑。
不过这对陈郁青来说,都无关紧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