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 / 2)

陈郁青原以为要去搜一些教程来跟着做,没想到真动手了竟异常顺利,连配方都铭记于心。

一斤肉配10克盐,20克白糖,可酌情添几克白酒。

正宗南嘉人对香肠的要求一定是咸甜的,老一辈传下的口味。

以前那会儿,那个男人爱吃,陈星巧每年便会买了猪肉回来剁馅,再让她帮着一起灌。

某种程度上来说,她还是没完全摆脱陈星巧。

——————————————————

谢谢宝子们的支持,宝们方便的话帮忙投一下推荐票呀,爱你们~

第75章 两个债主

陈郁青是不怎么愿意想起陈星巧的,每次一想到那个女人,陈郁青的心情便有些糟糕。

现在好了,又多了个闻临。

陈郁青觉得自己上辈子肯定是欠了这两人的债。

还好,债还完了,再往下就是自己的日子,只看她怎么过。

陈郁青买房子之前,韩丽一直暗里忧心,怕她脑子发热,把好不容易存下来的钱再交给陈星巧。

陈郁青始终认为是韩丽想得太多,她恨不得那女的倒八辈子霉,怎么可能再去管那女的。

说起来她这些日子都没关注过陈星巧的消息,也不知道她哪天能“死”,到时候她肯定不计前嫌,去坟头上柱香。

网上已经几乎没了陈星巧的消息,曾经一百多万粉丝的红人博主,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

最近的一条消息,还是某个八卦博主说,陈星巧因为账号封禁,与她背后的运营传播公司闹掰,如今正面临索赔纠纷。

平台封禁账号,加上公司索赔压力,陈星巧的好日子算是过到头,离“死”也不远了。

陈郁青丢开手机,靠在床上盯着不远处柜子上的相框发愣。

相框里是张单人合照,是她刚进公司时拍的工作照,用来制作工牌的。她那时觉得很有纪念意义,便自己印了张照片裱起来。

她怔怔的,面露茫然的神色。隔了好一会儿,她突然下床,将相框反扣在桌上,没费什么力气,轻轻一按,背板就从卡扣处分离开来。

一张泛黄的、明显影楼风格的双人合照立时飘落到桌上。

是七八岁的陈郁青和年轻貌美的陈星巧。

她低头看了片刻,伸出手去,三两下就将照片撕了,碎片扔进垃圾桶。

从今往后,天下太平。

每到腊月,南嘉市各个餐馆、工厂陆续歇业,定居南嘉的外地人回老家。

韩丽买了回去的火车票,临走前她邀请陈郁青跟她一起回去过年,这话她不是头一回说,可陈郁青却一次都没有答应过。

韩丽自己回去都是这家待几天,那家待几天,没个正经的住处,何况带上她这个拖油瓶。

再有,不是陈郁青多虑,就韩丽老家的那些思想,两个在大城市工作的单身女性,还不知要传出多少闲言碎语,对韩丽更不好。

还是大城市对女性要更宽容些,有时候适当的冷漠和距离也不是什么坏事。

就像陈郁青搬来后,同层楼的两户邻居,见面了连招呼都没打过,更别说“关心”新邻居的家庭情况。大家都关起门来,各过各的日子。

陈郁青今年总算过了个富足年,年底双薪,到手还算可观。公司效益不错,每年都在春节前将工资及奖金发放。

除夕一大早,她便高高兴兴地将对联贴上,又去菜市场买了不少菜回来,下午早早地就将年夜饭做好。

然而陈郁青折腾大半天,做了满满一桌子的饭菜,到了该吃年夜饭的时候,却提不起一丁点食欲。

不算从上午就没有停过的除夕祝福信息——这些能看出大部分都是群发的,除夕夜好像和平时也没什么区别。

陈郁青吃了两口便没什么兴致,突然想起自己没有准备明早要煮的汤圆,便又说服自己出去。

晚上八点多钟,小区周围的店铺基本都已经关门,只能去更远些的地方。这个时候还在外面晃悠的人,都是有故事的。

陈郁青买到了汤圆,也不急着回去,在路边公交车站的站台坐了会儿。

距农历新年还有一个多小时,陈郁青低头看眼手机,有一条新的祝福短信,陌生的号码,属地却是南嘉市。

祝福很短,只有几个字:新年好,照顾好自己。

其余便没了。

陈郁青开始以为是工作上认识的同事或客户,换号码了也不一定,可是看这说话的语气也不太能确定。

再有,就只能是那人,她已经把他的联系方式都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