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2)
“下官知罪。”李猊没有辩白,眼神却不留痕迹地扫过宜王全身上下,了然地垂下眼帘。而对面显然被他那鹰隼般的扫视刺到,立即掩上衣领遮住痕迹,干咳几声,表情又是羞涩又是气急败坏。
“若寻到了定要马上告与本王,本王定要、咳,狠狠责罚她。”
李猊见宜王很忙地表演欲盖弥彰,想起的却是韦练方才的手忙脚乱,嘴边浮起微笑,慌忙低下了头。始作俑者却在此时开口:
“殿下,若崔阿姊执意要走又何必强留。”
“她定是受人指使!”宜王抢白,怒音比平常高了几度:“我要当面质问她,说好了…为何要抛下本王。”
“说好了什么。”
韦练眯起眼睛。
宜王沉默片刻,自暴自弃般地甩甩手。
“罢了,今夜便都告诉你们罢。”
韦练当即捋袖子准备踏入虚掩的门,却被一把拦住。宜王的耳朵红得能淌血,低头心虚道:“屋里乱,先待本王收拾、收拾片刻。”
***
半个时辰后,李猊与韦练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分坐在下首,中间是垂头丧气仿佛被始乱终弃的宜王,脸色郁郁,却更显得我见犹怜。韦练托腮欣赏美人,李猊却无情打断她。
“格目。”
韦练闻言叹气,从怀中掏出麻纸,代替康六记录案情。宜王见两人已经就绪,便努力振作心情,思索一番之后开口,语气威严许多。
“方才本王所说的是气话。若是找到了三娘,本王自当请求父皇允诺我二人的婚事。”
“人还没找到呢,殿下。”韦练提醒,而宜王显然被戳到痛处,眼神里闪过焦急,又被硬生生压下去,闭了闭眼睛,手里攥着一条锦带反复摩挲。不用问也知道,那是崔氏女留下的东西。
“三娘是”,宜王再睁开眼时,目光垂落在锦带上,喉头滚动。
“先皇在位时的才人。”
“乱军攻陷长安、先皇驾崩之前,下旨将未曾面圣的嫔妃全数载往骊山皇陵陪葬。”宜王声音低沉:“彼时父皇尚在潜邸,听闻此事大为惊悸,却不敢置喙。本王彼时年幼,恰骑马于骊山围猎,远望白衣女子成列自远方来、先后步入骊山地宫,旋即,山崩地裂。”
“后来本王梦中惊悸,常忆起此事,恐怕,死者逾百人。”
宜王紧攥着锦带,韦练也听得心中震动。
上百个鲜活的生命就在进入地宫瞬间被巨石封存,所谓殉葬,实则是冷血的屠戮。难以想象地宫里是如何惨烈的场景。与之相比,世上所有地狱变相图恐怕都失之温和。
“三娘就是在那时从林中跑出、险些殒命在我的马下。”
宜王继续讲,控制着颤抖的声线。
“她年岁与我相仿,却比我镇定不知几何。跪在马前,请求本王放她一条生路。彼时,本王的副官恰在侧,提议由本王开口,将三娘送去终南山做女冠,带发修行。原本山上带发修行的女子多为皇亲国戚,也好掩人耳目。我满口答应,后三娘便去了终南山修道。”他喉头滚动:“多年来,本王一得了空,便去山中瞧她。但本王从来只当她是知己,从未有过旁的想法。”
韦练:“哦。”
李猊也翻了个白眼。
宜王清了清嗓子。
“今日之事,本王实在是被做局陷害。但既然错事已经做下,便自当承担。至于三娘,若寻到此人,也不可为难。”
他又强调:“她已是本王亲口承认过的妃子,王无戏言。”
韦练:“哦。”
李猊更是起身理了理衣裳,叉腰看他:“还有旁的事没讲么?”
宜王感觉到冒犯,气急败坏地站起又坐下,迟疑再三,终于继续。
“本王还没讲完。”
韦练用毛笔戳了戳麻纸,宜王被她眼神吓到,坐正了之后沉声:
“本王也是偶尔与三娘闲谈时得知,她是东海郡人氏。”
东海郡。
韦练原本飞速写字的笔停下了。
失踪的秦娥、第二个失踪的王氏女子,再加上崔三娘。已经有三个人不见,若再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