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1 / 2)

许菘蓝点头,“父亲放心,儿子记下了。”

风吹起许沥竹的衣摆,此案结得如此仓促,连他都知道其中许多缘由都说不清楚,但这段时间他在大理寺也目睹查案的艰难,到这个时候已经查不下去了。不过他相信只要他们不放弃,这件事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如果连他们自己都放弃了,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祝颂是个有责任心的人,留下许菘蓝就相当于时刻提醒他,林家的惨案还没有结束,林家三十二口冤魂还在等着真相。

甚至不需要许菘蓝开口,祝颂自己都会鞭策自己。

许沥竹深觉他想了一个绝妙的方法,拍了拍许菘蓝的肩膀,走进了大风中。

祝颂留下许菘蓝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顾怀予的耳朵里,但在顾怀予来找祝颂的时候,祝颂已经带着许菘蓝回家了。

祝颂少说也有三天没有睡觉了,回家把许菘蓝安排好住处后倒头就睡,睡到半夜狂风大作,愣生生把祝颂给吵醒了,祝颂烦躁的睁开眼睛,想等外面的声音小点后继续睡,但是等来等去风声越来越大,祝颂被吵得睡不着,索性起来写了封拜帖。

写完后祝颂坐了一会儿,实在困得很,又倒床上睡了。

一觉睡到大天亮,祝颂起床就将拜帖拿给家丁让送到东宫去,然后才去了前厅吃饭,他到的时候祝旌琛已经坐着在吃了,祝颂走过去在他对面坐下,拿起包子就开始吃。

祝旌琛抬头看他,闲话道:“忙完了?”

祝颂垂下眼眸,语气有些落寞,“暂时就这样了。”

祝旌琛老道的说道:“查到国舅府之前就该停下了,都已经铺好台阶了,顺着下就行了,现在还把国舅给得罪了。”

祝颂眯了眯眼睛,心中的不甘表现了出来,“要不是他有免死金牌,我怎么也要查下去。”

“那可是德妃娘娘的亲哥哥,瑾王的亲舅舅,你以为是你想查就能查下去的?”祝旌琛说着就摇头,“小子,还是太年轻了吧。”

祝颂并不认同他的说法,“按你的说法难道就这样算了?”

祝旌琛纠正他道:“不是算了,是时机不合适。”

祝颂挑眉没有说话,祝旌琛知道他听懂了,“过段时间,有的是线索送到你面前,不必急于一时。”

祝颂不欲在说下去,索性转了话题,“知道了,我会抓紧把你的屁股擦干净的。”

“臭小子,太恶心了,吃饭呢。”祝旌琛白了祝颂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祝颂没说话了,祝旌琛看着外面阴沉沉的天色,“这个雨不知道今天能不能下下来啊。”

祝颂也看了天色,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这雨早就该下了,但一直都没下。

祝旌琛道:“赶明儿去钦天监走走,这天气有点反常。”

祝颂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反常的,“雨季不都这样吗?”

祝旌琛还是那句话,“太年轻了。”

这话把祝颂的话都堵死了,祝旌琛又说道:“你带回来的那个许菘蓝,是什么意思?”

祝颂回道:“没什么意思,想带就带回来了。”

祝旌琛玩笑道:“你今年都二十五了,还不着急找媳妇呢,你娘回来又该念叨我了。”

祝颂喝了一口稀饭,没有接话,这种话题少说少错,祝旌琛却不放过他,“跟爹说说,你到底有没有心仪的姑娘?”

祝颂随口道:“你看我这忙得双脚不沾地的,能上哪儿去心仪人家姑娘去啊”

祝旌琛道:“你娘不是给你约了张家姑娘吗,那可是京城第一美人,也没想法?”

祝颂道:“再给你把屁股擦干净之前,我不会考虑这些事情的。”

“哎呀,你这小子,都说了在吃饭啊,粗俗。你在女孩子面前可别这样。”

祝颂闲散的回了句,“知道了。”

吃完了饭,祝颂正准备去大理寺,他派去东宫送信的家丁就回来了,“大爷,东宫回复说太子身体不好,不方面见客哩。”

祝颂怀疑的看向他,“你确定?”

被怀疑的家丁却很笃定的点头,“确定,他确实是这样回我的。”

祝颂问道:“是哪个?是不是那个干瘦得跟猴子一样的那个,鬓间一撮黄毛那个?”

家丁忙不迭的点头,“就是那个,态度可傲了,猴子尾巴都翘天上去了。”

祝颂听完二话没说抬脚就去了京兆府,他就不信翻遍他九族找不到一个人犯过事。

祝颂来到经京兆府时,瞿州白还在升堂,祝颂便在后堂坐着等他,喝了两杯茶后瞿州白终于忙完了。

瞿州白还没进门就开始抱怨,“这年头的夫妻怎么老是过不下去,一连好几天每天都是和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