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2)
孩子回道:“我们没力气,吃了饭也干不了活,所以我们不吃。”
祝颂道:“为什么?”
孩子稚生稚气的回道:“吃了叔叔们就没得吃了,他们没力气就不能建房子,我们就要被雨淋死了。”
易康宁赶紧说道:“大人,你别听小孩子胡说,我们饭可是管够的,他们自己不去打,我们也不清楚啊,总不能要我们挨个挨个的送吧。”
原本没有反应的众人一听到他的话顿时群情激愤,“明明就是没有那么多,怎么叫我们自己不去打?”
“是你们自己说的饭就那么多,先到先得,让我们自己看着办。”
“大人,吃的我们不问,但是请大人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城躲雨吧,泡了太久的雨,我们的身体都开始溃烂了。”
“求大人放我们进城吧。”
“求大人发发慈悲,救救我们吧。”
一人提万人呼应,易康宁赶紧解释:“大人,绝对没有这种事情,我们的饭肯定是管够的,是她们乱说,污蔑官府。”
“我们才没有乱说”“就是,就是不够吃”“我们一天三顿都是轮流去吃的,根本没有管够过。”
易康宁怒了,与灾民们对骂了起来,“胡言乱语,你们有证据证明我们的饭不管够吗,现在是放饭的时间,但你们一个个的不去排队,躲在这儿偷懒,这能怪我吗?”
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就在祝颂要出言制止的时候,一道格格不入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能证明。”
众人看了过去,只见雨幕中一个身着青色长衫的男人,旁边的人替他撑着伞,随着伞往上移,露出一张灰白的半面。
半张脸已经足够祝颂认出他来了,他不是去苏州养病了吗,怎么会在这儿?祝颂心里很惊讶,但面上一点都不显,只是平静的问道:“你有什么证据?”
那人回道:“我就是证据。”
要是换做常人说这话易康宁肯定是要反驳的,但是现在他的注意力全在祝颂身上,他发现祝颂一直盯着那个男人看,似乎对他很不一般。易康宁这才定睛看了过去,顿时惊为天人,虽然只有半张脸露在外面,却足够惊艳了,难怪能让祝颂移不开眼。
第19章
祝颂不想在听易康宁狡辩,直接吩咐,“让厨房抓紧做饭,要是我在听到一个人说没吃到饭,易大人的乌纱帽也可以准备换个颜色了。”
易康宁应道:“是,我马上叫人去办。”
祝颂转身走了,易康宁朝手下人使了个眼色后连忙跟了上去,待他上前来祝颂又问道:“难民处建在什么地方?”
易康宁回道:“就在那边。”
“过去看看。”
祝颂快步过去,只看见一处宽阔的平地上有上百个人正在施工,细细看去,只有十几个衙门的差役,其他的都是灾民。
易康宁道:“衙门人手不够,时间又紧,灾民们便自发的过来帮忙了。”
祝颂看着大框架都还没有搭起来的难民处,不由得皱眉。他抬脚往那边走,突然一个横梁断裂,一个灾民从三米高的地方直直的摔下来,刚好撞在石头上当时就不动了,鲜血被雨水冲刷得到处都是。
祝颂拧着眉快步走了过去,在场的人面面相觑,倒是没见害怕的神色,只是小心翼翼的去看易康宁的脸色。
祝颂走到那人面前蹲下伸出手探了他的鼻息,已经没气了。
祝颂站起来抬头看向断裂的横梁,只见断裂处已经被虫蛀空了,还有蛾子从里面飞出来,祝颂的脸色越发的沉了。
易康宁见祝颂脸色不好,连忙说道:“下雨天,发生这种事情也没有办法避免。”
祝颂握紧了拳头,没有理会易康宁,只是跟在场的人说道:“暂时别干了。”
一听说不干了,衙役们倒是没说什么,灾民们先不干了,“怎么能不干呢?不干大家一直淋着都会死的。”“大人,我们不怕死,你就让我们干吧。”
灾民们说着说着就跪了下去,雨打在他们身上混着他的血泪往下淌,在泥黄的洪水中静谧的飘荡翻滚。
祝颂心里沉甸甸的,他说:“今天我会打开城门让你们进城,但是条件是你们要听从指挥。”
一听会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去,灾民们连忙应声,“我们一定听从大人的指挥,大人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再生父母。”“再生父母。”
易康宁一听祝颂要开城门立马就要劝,“大人,灾民众多,打开城门又让他们去哪避雨呢?”
祝颂没有理他,与灾民们说道:“你们现在就可以回去告知所有人,准备好进城躲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