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2 / 2)

祝颂看着村长抖动的双腿,没有戳破他,只是将从大坝上捡来的木楔子拿了出来,“我上午去了大坝那儿,一片废墟,黄河水奔腾,听得人心惊。”说到这祝颂顿了一下,“扯远了,我在那儿看到了许多这样的木楔子,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啊?”

村长从祝颂手中接过木楔子,仔细看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这是固定石头的。”

祝颂循着声看了过去,佯装不解的问道:“怎么固定啊?”

“就是塞到石头间的缝隙去,不让垮的。”村长解释道。

祝颂问道:“整个大坝都是用木楔子固定的吗?”

村长回道:“应该是,我年纪大了,抬不动石头,就负责运送木楔子。”

祝颂点头,又问道,“之前发大水的时候官府让人去顶坝,你们的村也有人去了吗?”

村长浑浊的眼珠动了动,他垂下眼眸,语气更低沉了些,“去了五十个。”

祝颂继续问道:“回来了吗?”

村长微微摇了摇头,祝颂追问道:“一个都没有?”

村长叹了口很长的气,“一个都没有,洪水没来我们村,大家都说是他们在保佑村子。”

村长红了眼眶,祝颂捡起了桌子上的木楔子,语气也沉了,“老村长,不瞒你说,驻堤大坝垮塌,圣上暴怒,任命我为钦差大臣,彻查此案..”

他话还没说完,村长就猛地站起来跪了下去,“大人,大坝虽然是我们修的,但我们修的时候认真,不敢有丝毫怠慢,大坝垮塌跟我们没有关系。”

“我知道跟你们没关系。”祝颂赶紧站起来扶他。

村长抬头看他,浑浊的眼眶中有泪,“请大人明察。”

祝颂道:“你先起来。”

村长这才站了起来。

“坐下说。”

村长几经犹豫,好一会儿才坐了下去,但也丝毫不敢放松,只敢坐一点点,整个人明显的紧绷着。

祝颂拿起桌子上的木楔子与村长说道:“这东西根本楔不住石头,大水一冲石头动了木楔子自然而然也就跟着松动掉了。”

村长瞪大了眼睛,眼看又要跪,祝颂拉住了他,“我知道这不关你的事,用什么材料,怎么修都是官府定的,你们只是负责听指令干活。”

即便听祝颂如此说,村长也不敢有丝毫的放松,“是,大人所言极是。”

祝颂道:“工部所出图纸,包括衙门所存账册,都要用糯米汁与熟石灰混合浇筑加固石料,且所用石材应全是花岗石,可我今天去现场查看,花岗石中竟然混了不少的沙石,沙石什么样你也知道,只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负责此次大坝修建有很大的问题。”

村长不说话,这些事不是他一个小小村长惹得起的。

祝颂接着说道:“前几天我已经把易康宁抓起来了。”

冀州的百姓对冀州的官还是很了解的,一听易康宁被抓了,村长的眼眸闪动了一下,“您是.钦差大人祝颂祝大人?”

这时祝颂才想起来他还没有自报姓名,点头应道:“是,我就是祝颂。”

村长这次真的站了起来,祝颂拉都没拉住,“草民有眼不识泰山,祝大人恕罪。”

祝颂起身扶他,“快快起来。”

村长再一次坐了下来,这才认真的说起了之前修大坝的事。

“黄河水经常泛滥,每年都要淹庄稼,所以在得知朝廷要修大坝的时候我们都很高兴。后来官府来人说,朝廷所拨银两不够,要我们自愿去修大坝。

我们都自愿。

我们都想大坝修好了,以后我们的孩子就不用受苦了。

除了走不得路的婴儿,村里的人全都去了,老老少少。天不亮就出门,月亮晒背了才回来,大的孩子牵小的孩子,但我们也不觉得累,没劲了就唱歌,那么多村子加起来歌声比黄河的水声还要大。

官府没钱,不管饭,我们就自己带饭。我们相信苦日子总会过去,可是...哎!”

说到最后村长眼里的光熄灭了,他起身重重的跪了下去,“请祝大人为我们做主。”

祝颂将人给扶了起来,郑重承诺道:“你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的。”

此次调访很顺利,温奉玄和祝凌野得到的消息跟祝颂一样。

一回衙门祝颂就下令将段征鸿抓了起来,段征鸿叫冤,但证据摆在面前他不认也得认。

祝颂让祝凌望统计当年欠发的工钱,要从段征鸿的嘴里抠出来补给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