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2 / 2)

见祝颂一直望着温奉玄离开的背影,顾怀予打趣他道:“还看呢,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祝颂反驳他,“你这样扶我,眼睛就是要往那边看啊,那你换个面,我看另一边。”

顾怀予笑道:“算我失言。走,回家。”

祝府也不远,但祝颂跟去了半条命似的,躺在床上一动不动,顾怀予坐在床边与他闲话,“这下子消停了,看你这架势起码要在家休养半年。”

祝颂躺了一会儿感觉精神又好些了,“诶,那可不会,我已经向皇上请示了,过几天就出京去玩了。”

“开什么玩笑。”顾怀予不敢置信的问道,“你都这样了还怎么出京?”

祝颂道:“所以我说过几天嘛,又不是说明天就走。”

刚才在等祝颂的时候,祝凌野已经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都告诉了顾怀予,顾怀予合理的猜测道:“你要去查刺客?”

祝颂没有说话,顾怀予便当他是默认了,劝了他道:“那种情况,不用查就知道是谁派来的,你何必在去趟这趟浑水。看看你这样子,还不长记性。”

祝颂道:“段征鸿和易康宁每年至少给肃王三百万两银子,证据确凿,皇上却没有惩罚。”

顾怀予默了一瞬,“近年来瑾王虽然势头猛,但肃王的地位却依旧很稳,其中便有皇上偏爱的缘故,现在虽然大多朝臣表面都是中立,但私底下都倾向于肃王,只是一点银钱,撼动不了肃王的地位,即便你就是查出来刺客是肃王派去的,用处也不大。”

祝颂道:“我不是去查刺客。”

顾怀予怀疑他,“你别跟我说你是真要离京散心?”

“不是。”祝颂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递给他,“你看看这个。”

顾怀予接了过来,第一句话就让他皱了眉头,“睡前小故事?”

祝颂话说太多累得慌,便叫祝凌野来给顾怀予解释。

祝凌野将前因后果描述一遍,祝颂才接了下去,“冀州所捕官员五十六名,只有易康宁死了。”

顾怀予明白他的意思,“你觉得这东西比来往信件更重要。”

祝颂纠正他,“不是信,是信里映射出的内容。”

顾怀予自然也是明白的,能让人花这么大代价杀死易康宁,这东西自然无比重要。问题就在这个无比重要上。

“你孤身出京去查,他们既然敢下一次杀手肯定就能下二次。祝颂,不要用性命去冒险。”

祝颂道:“顾二,你了解我,别劝了。”

顾怀予看着他重重的叹了口气,“何必这么固执,大理寺还不够有挑战吗。皇权之下皆蝼蚁,问心无愧之前首先要保命。”

祝颂靠在床头,看向祝凌野,“带你怀予哥出去转转,听得我耳朵痛。”

祝凌野附和道:“其实我觉得怀予哥说得有道理,哥,得罪肃王对我们没好处。”

祝颂反驳他,“已经得罪了。”

祝凌野没话说了,这次确实是把人彻底给得罪了。

顾怀予道:“利益之下无敌人,只要你有心与肃王交好,也就是几句话的事。”

祝颂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不要。”

正说着话呢,瞿洲白急吼吼的进来了,“颂哥,听说你差点死勤政殿了?”

祝颂看向他,白了一眼,“让你失望了,还活着呢。”

瞿洲白看到他苍白的脸,一下子就心疼了,“这下手也太狠了,给我颂哥捅成什么样了。”

顾怀予拆他的台,“别看他现在躺着动都动不得,实际心里盘算着还要出京去拼命呢。”

瞿洲白诧异的问道:“怎么个事呢?”

顾怀予看向了祝颂,祝颂同意了,“说呗,都是自己人。”

顾怀予将纸条又递给了瞿洲白,瞿洲白看到开头就皱了眉,“这啥啊?不查案改写书了?”

于是祝凌野又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瞿洲白听完后一拍大腿,“去啊,哎呀,我早就看肃王那群人不顺眼了,最好能搞死他。”

顾怀予没想到瞿洲白是这个态度,转头瞪他,“你说什么呢?这怎么能去?”

瞿洲白眼睛瞪得比他还要大,“这有什么不能去的?该去啊,老颂去不了我去,我现在就去找皇上说要回乡探亲。”

顾怀予道:“有病啊,你个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回哪个乡?”

瞿洲白反驳他道:“谁还没几个亲戚了,我回我外高祖家去探亲不行啊?”

顾怀予无语到了极点,只想骂人,但又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