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2 / 2)

梁皇重重的一拍桌子,怒气冲冲的站了起来,“你在质疑朕的血脉,就凭这牛头不对马嘴的一封信。”

祝颂跪下,拱手说道:“臣身份大理寺少卿,审查案件是臣的职责。”

梁皇喝道:“朕现在就革了你的职。”

祝颂不卑不亢的回道:“能让真相现世,臣无怨无悔。”

“狗屁的真相。”梁皇把桌上的东西猛地摔到地上,黑匣子落在地上四分五裂,梁皇盯着祝颂看了半晌,气得直呼气。

整个勤政殿只有梁皇的呼气声,祝颂垂眸跪着没有说话,他知道梁皇会信他的。

果然过了一会儿,梁皇喊了他,“祝颂,如果此事出了差错,你祝家要满门流放。”

祝颂俯首,“若臣出了差错,臣甘愿受罚。”

梁皇坐回了椅子上,沉声吩咐,“把人带进来。”

不一会儿,秦适东就带着薛彩宁进来了,薛彩宁穿着素净的长裙,脸上带着纯白的半面,一进来就跪下了,“民女薛彩宁参见皇上。”

梁皇打量着薛彩宁,见她带着面就脸上有些不悦,“见驾还带什么面具?这么见不得人吗?”

薛彩宁被骂得有点害怕,瑟缩着不敢回答,看得梁皇更气愤了,祝颂回道:“禀陛下,面具是臣出的主意,在冀州时出了点差错,伤了脸。”

梁皇没有在多说,吩咐秦适东,“去准备一碗清水来。”

秦适东虽然略有诧异,但嘴上应得很快。

祝颂道:“陛下,事关重大,臣想与秦公公一同去准备。”

梁皇闻言有些无语,但还是同意了,挥了挥手让他去了。

祝颂起身与秦适东一道出了门,秦适东看着是有话想说但到底还是没有说,祝颂亲自去打了水,在路上还瞧见了一个鬼鬼祟祟的宫女。

秦适东自然也是看见了,低声与祝颂说道:“看穿着,应该是贵妃娘娘宫中的人。”

祝颂点了点头,垂眸看着碗中的清水,快步回了勤政殿。

秦适东在门口没进去,祝颂一个人进去的,勤政殿还跟刚才他们走时一样,梁皇正低着头看桌上的纸条,听到脚步声抬头看来,“滴吧。”

祝颂走到薛彩宁面前蹲下身,递给她一根针,“请滴一滴血。”

薛彩宁无比震惊,抬头看向了上位的梁皇,但触及到他阴沉的脸色时又赶紧低下了头,接过祝颂手里的针,重重的刺进了指腹。

一滴血落进水中,浮起丝丝氤氲又沉入水底。

祝颂端着碗走到梁皇面前,梁皇拿起匕首割破了指腹,一滴鲜血同样落尽水中。

两滴鲜血在水里荡开,很快便融为了一体。

“荒唐”梁皇大喝了一声,随即吩咐道,“去把贵妃给朕带过来。”

祝颂端着碗退回了殿内,薛彩宁有心去看碗里的情形,但由于她是跪着的,看不见,又听到梁皇的怒吼,更不敢去看了,瑟缩的低着头连呼吸都轻了。

很快宋贵妃就来了,是个极其漂亮的女人,华衣锦袍,琳琅环翠,娇艳动人。

她进屋扫了一眼屋中景象,走上前去,声音娇弱,“陛下怎么又生气了,昨天李太医才说了生气伤肝,陛下不宜动怒。”

梁皇随手拿起桌子上的奏折扔到她脸上,“你自己干的什么蠢事自己说。”

宋贵妃被打得额头瞬间就红了,她跌在地上,不敢置信的望着梁皇,像是受了极大的委屈一般,眼眶通红,“请陛下明示,臣妾自问一直谨言慎行,从未有过半点逾矩,实在不知臣妾到底做错了什么。”

“谨言慎行,没有半点逾矩,亏你说得出口。”梁皇指着薛彩宁,“这个才是朕的亲生女儿。你竟然敢串通易康宁混淆皇室血脉,现在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宋贵妃眼睛一眨,眼泪就滚了下来,她道:“是,二十年前,我生下双胎,但女儿身体不好,看起来都像是活不长的样子,我怕陛下觉得晦气,迁怒奕儿,就让易康宁把公主带走了。此事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陛下要怎么责罚我都没有半分怨言,但说混淆皇室血脉,臣妾绝对不认,这是有心人在借机挑拨陛下与奕儿的关系。”

此话一出,祝颂心里都咯噔了一下,双胎?

梁皇也愣了,眉头微皱,“你所言属实?”

宋贵妃指天立誓,“臣妾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言,折尽平生之福。”

殿内一时沉寂了下来,宋贵妃跪行来到薛彩宁面前,眼泪止不住的掉,伸手想摸她的脸却又不敢,悬在空中不停的颤,“孩子,是母妃对不起你,你要怨就怨母妃,别怨你弟弟。

当年你出生的时候又小又皱,稳婆都说活不了几天了,我一时鬼迷心窍就让人把你带出了宫,我说若死了,定要好生安葬,若活了,也要衣食无忧。

我心里有愧,这些年从来不敢打听你的消息,我老是在想,只要我不知道,你就是好好的活着的。”

宋贵妃哭得伤心,薛彩宁被她感染了,也流下泪来,只不过她初见天家不敢大声,只敢小声低语,“不,我不怪您。”

宋贵妃这才伸手抱住了薛彩宁,两人哭成一团,整个勤政殿只有哭声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