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2 / 2)
“是啊,新皇登基,马上就要搬家,到时候肯定就瞒不住了,这可怎么办啊?”
见孟晓荷着急了,祝颂连忙宽慰她,“娘,你别着急,我这不是正在想办法呢嘛。”
孟晓荷道:“按理说咱们都帮皇上这么大的忙了,这点小事他应该不会计较了吧。”
“按理说是这样,但是万一..”祝颂话没说完,但孟晓荷已经懂了,万一他不讲道理呢,万一皇上就是要过河拆桥杀人灭口呢,他们不能去赌。
此时孟晓荷也不提辞官的事了,“想到什么办法了吗?”
祝颂摇头,“暂时还没有。”
事情已经发生了,在说怪谁的话也没用了。
孟晓荷脸色不好,祝颂宽慰她,“放心吧,我肯定会想出办法的。”
孟晓荷叮嘱道:“若是真的暴露了,你们一定要咬定不知道这事,”
“不会有那一天的。”
孟晓荷也知道他是宽慰自己的,也没有在说下去多增烦忧,“不知道皇上什么时候搬家?”
祝颂只是大理寺少卿不用上早朝,自从悬音阁那次过后,祝颂便再也没有见过温奉玄了,温奉玄的动向都是听顾怀予说的,但也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就在祝家人急得发慌的时候,京中又出事了。
一开始只是各个医馆的伤风病患数量增多,但在两天后病患数量暴增,这事惊动了太医院,细查才发现竟然是疫病。
疫病来势汹汹,井喷式爆发,短短几天京中有一半的人都感染了,各家各府几乎都有人染病,但奇异的是祝府竟然一个感染的人都没有,而祝颂也想趁这个事把府中的烫手山芋给处理了,于是上书请求全权处理此次疫病事件。
这场疫病在登基之初爆发,坊间都在传,这是因为新皇的皇位得来不正,上天降下神罚,只有还位正君,才能解除灾祸。
虽然官府一直在辟谣,但奈何相信的人太多,效果很差,导致现在民怨沸腾,若不是官府到处戒严,估计都要闹到皇宫去了。
祝颂的折子很快就批复了,温奉玄没同意。
皇宫也戒严了,祝颂进不了宫,于是他一连写了十份奏折请求处理此次疫病。
前面九份都给否了,但最后一份,同意了。
因为局势实在控制不住了,太医院拿此次的疫病半点办法都没有,在这样下去,整个京城都要沦陷了。
同意的奏折是梨秋桐送回来的,祝颂看到他很是讶异,“你怎么出来了?”
梨秋桐道:“陛下让我来协助你。”
祝颂连忙拒绝了,“人手够,你去守着皇上。”
梨秋桐似是料到了他会是这种反应,不疾不徐的说道:“皇上说此事不解决不准回宫。”
皇令在上,祝颂纵然万般不愿也没有办法了,更主要的是梨秋桐出来了一趟他也不放心他回宫了。
梨秋桐去了太医院,祝颂开始调查此次疫病的源头,这次的疫病之所以如此难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太医院一直没查出是哪种疫病。许沥竹和许菘蓝猜测这很可能是一种从未出现过的疫病。
这次的疫病来得如此巧合,祝颂实在不能把它当做一次单纯的疫病来看,他总觉得是背后有人搞鬼。
很快就有消息传来,这疫病不仅仅在京城,赣州,苏州,扬州,冀州,北漠等好几个州都有,只不过因为只在乡村传播,人烟稀少,波及范围没有京城这么广,地方上都还没有引起重视,更没有查出来是疫病。
到处都有,源头就不好找了,需要花费时间才能查到。
染病的人越来越多,医馆人满为患,看不到病的人只能在医馆门口躺着,人多了,门口也躺不下了,便在大街上横七竖八的摆着。
许沥竹将各地杏林堂的大夫都招了过来,征用了沿街的店铺权当做医馆。
病人多了,药材自然也多,一车一车的往城里拉。祝颂趁机上书说药材没地方放,又不放心存放于别处,请求将药材存放于东宫。
这次温奉玄答应得很痛快,但只是用东宫还不够,于是祝颂又上书说上好的药材要专门放,请求使用东宫的仓库。
祝府众人知道祝颂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到了东宫仓库的钥匙时,齐齐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现在可以光明正大的出入东宫,使用东宫的仓库,事情就变得相当简单了。祝颂深谙事不宜迟的道理,于是在当天晚上在祝府所有人的配合下,就将所有的真品全部放了回去,将所有的赝品全部换了回来。
事情办完,悬在祝府顶上的利剑没了,众人的心总算是松快了些。有件事祝颂一直很好奇,问了祝旌琛,“你还会做赝品呢?”
祝旌琛道:“不会啊。”
祝颂问道:“那那些假货是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