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2 / 2)

“我抱着你睡,别怕。”两人并肩躺了下去,祝颂侧身将温奉玄紧紧抱在怀中。

酒劲上来,祝颂立马就睡着了。温奉玄听着他规律的呼吸声,窝着贴在他胸前,耳边是强而有力的心跳声,嘴角微扬。

祝颂,你家祖坟真的冒青烟了。

第二天祝颂睡到日上三竿才醒,睁开眼看到陌生的环境猛地坐了起来,随即意识到这是皇宫。

艹,他怎么在这儿?

祝颂捂着头怎么也想不起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但他仔细看着自己的衣着,穿得好好的,没有脱过的痕迹,且身上除了嘴唇有点红肿外,没有一点异常的感觉,想来除了接吻什么都没有发生。

祝颂暗恼不已,这他才跟温奉玄说他们不能在一起,转头就到人家房间跟人接吻,这算什么?

看来该戒酒的是他。

祝颂都不敢等温奉玄上完朝回来就急匆匆的出宫了。

罢朝多日,今天的早朝持续了很久,祝颂都回家睡了一觉了,早朝还没有结束。

以往祝颂对早朝并不怎么关心,但现在却格外关注,所以他知道今日在早朝上温奉玄发了很大的火,骂了几个进谏选秀的言官,又骂了哭穷的吏部尚书,还骂了负责京城治安的京畿卫大统领。

祝颂倒是觉得都该骂,只不过新皇上任多怀柔,温奉玄这般强势,估计以后的日子会不好过。

皇帝皇帝,虽然说是万人之上,但若是下面的人心有怨气,阳奉阴违,拖沓延误,会搞砸很多事的。

祝颂犹豫了很久,一方面觉得自己不应该去管温奉玄,一方面又实在为他担忧,最后还是没忍住给他写了信,叮嘱他说话克制些。

当天晚上送出的信,当天晚上就收到了回信,信上只有三个字,‘来哄我。’

只这三个字,祝颂都能想象得到温奉玄受了多大的委屈,他手都攥紧了,但到底还是没去。

祝颂当真戒了酒,每天恢复到了正常上值下值的规律生活,除了每天从各处听点温奉玄的消息,日子倒真跟之前一样了。

这就样过了五日,突然有消息传来,押解玉灵门重犯的衙役在京城外三十里遭遇伏击,一干人等全部死亡。

这消息是从京兆府传来的,是前来京城的商队发现了尸体报的案。

祝颂一听当即就带着人赶往了城外三十里处。

这几日没有下雪了,赶到现场,尸体就在山林中横七竖八的躺着,完全没有遮掩。看着熟悉的面孔,祝颂不由得握紧了双手,是他大意了。

经过仵作检验,死亡时间就在今天早上。

现场几乎没有血迹,所有人都是一剑封喉,足见凶手功夫高超,而要同时杀死这么多人,祝颂初步估计凶手不下十人。

这么大量的高手,只可能是权贵豢养的。

现场查不出什么来了,祝颂下令,“将尸体收敛了带回大理寺。”

“是。”

祝颂站在一颗大松树下,纵目望去,白雪错落有致的在林中铺散开来,这地方离官道足足隔了一里,若非有意外,押送的衙役绝对不会走到这里来的。

勘察现场的痕迹,甚至极有可能是衙役们自愿走过来的。

祝颂皱眉,会是什么事让所有的衙役自愿走到这危险的地方来呢?

突然一个衙役喊叫了一声,“大人,这有个活口。”

祝颂快步过去,他认得这个人,是羚羊县的衙役,名叫贺庆。

他坐在大树下,双腿全埋在雪下,上半身靠在树干上,歪着头看着像是死了一般,估计就是这样才瞒过了杀手。

祝颂伸手探了他的鼻息,确实还有呼吸,但呼吸极其微弱,显然命不久矣。

“把他拉起来。”

祝颂和衙役将贺庆给拉了起来,发现他的腿上有很长的一条口子,但天气太寒冷,血迹都冻住了。

祝颂将大氅脱下裹在贺庆的身上,吩咐衙役,“加快速度,马上回京。”

“大人,你先带他回去吧。”

“嗯。”祝颂吩咐完事后,率先带着贺庆回了京。

祝颂径直回了大理寺,吩咐衙役,“去京兆府去请许菘蓝。”

很快许菘蓝就来了,与之同行的还有梨秋桐,“祝大人。”

祝颂道:“快来给他看看。”

经过梨秋桐的诊断,贺庆是失血过多加上失温,凶多吉少。

祝颂听得皱眉,“能有办法让他醒过来吗?”

梨秋桐看向他,“陛下那有一颗九转还魂丹,若能喂他服下,马上就能醒过来。”

祝颂眉头皱得更紧了,他面露怀疑的看向梨秋桐,“如此珍贵的丹药,陛下会给我?”

梨秋桐知道他在怀疑什么,让开了地方,“既然不信我,那你让他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