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2 / 2)

余下的连男丁都少,更别说妇人了。

年轻些的妇人大部分外嫁,留下的也大多没什么能力可以跟男人进山狩猎,充其量也就是在村子附近采采蘑菇、抓抓鱼。

最近两年大宁朝建了,边境是太平了,狩猎人家却还是少得可怜。

尤其去年,进山围猎人手不够,光是狩猎都累个半死,哪顾得上什么后勤补给。也是老天不赏饭,围猎所得仅够来回花费而已。

于是人人叫苦连天,说是去码头扛货都比进山赚得多!

可靠山吃山,不狩猎又能吃什么?

于是搬走的越来越多,留下的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倘若村里的住户再少下去,白水村怕是也保不住戍边户免傜免税的那些个福利了。

全部并入到其它田户村子的话,没银子买田买地的人家,过的只会更差。

所以萧家不知道,乔里正、或者说白水村今年几乎就是背水一战。

乔大江问的是萧容,可没等萧容回答,屋里蹿出个瘦骨伶仃、眼睛却格外水灵的姑娘,咧着嘴笑得十分灿烂,“参与!参与!女的能去,那我第一个报名!”

乔大江此刻并不知道她是谁,但对这唯一没向他翻白眼的姑娘、瞬间感激得那叫一个透透的。

而苏榛此刻想的却是:除了卖苕皮以外的第二桶金,要来了……

苕皮的生意自然还得继续做着,一是答应了客栈、二是在没找到大赚的营生之前,贴补家用没问题。

番薯和菜都怕受冻,家里也没有地窖或储藏间,就都先搁在灶间,堆得有半面墙高,看得苏榛心塞。

强迫症的她真心见不得家里这么满这么乱,便想着空的时候制一些能科学收纳的容器或是工具。

这方面也是她强项,毕竟露营的时候带帐蓬,也能被她打理成一个家,但眼下只能先凑合了。

好在灶间面积虽说不算特别大,但灶眼有两个,一个煮饭一个烧水,多少能缓解一下用灶压力。等有银子再盖个新灶间,把七星灶也安排上。

苏榛一边在心里规划好今天要做的事,一边带着谨哥儿一起拿热水洗漱清爽了。

那边的叶氏和萧容也在灶台旁摆了矮桌,番薯白粥配酱瓜,在这时代已经很不错了。

四口人边吃边聊,叶氏也念叨着一个人出了门的寒酥不知道吃上早食没。

第19章

萧容虽说也惦记儿子,嘴上却不肯表露,只说叶氏担心的多余。盛重云是那般做事妥贴的人,岂会让寒酥饿着。

提到盛重云,萧氏夫妇便下意识瞄了眼苏榛。

苏榛自然清楚萧氏夫妇在想些什么,定是还在替她可惜,为免这个话题没完没了的延伸,她赶紧引出新的话题:“萧伯、伯娘,一会儿吃完饭,咱们是不是先把番薯清好碎好?等寒酥把锅买回来就能开工,客栈那边肯定还等着呢。”

萧容点点头,“这些活儿简单,我一个人做就好,榛娘你同你伯娘和谨哥儿去附近转转,认认邻居们,往后遇事也能喊个人。”

叶氏也认同萧容的安排。远亲不如近邻,尤其在这山里,想独善自家是不可能的但第一次认门儿,也不好空着手。

带点儿什么好?

萧氏夫妇不约而同看向苏榛。

苏榛已有想法:送酱酥鱼。

昨天捞了十七条,减去自家要吃的,余下数量自然是不太够。

说做就做。

吃完了早食,家里也没留人,门一锁,一起抱着工具走去旁边的白水河,连谨*哥儿也被苏榛安排了抱网子。

倒也不是就缺他这么个豆丁儿劳动力,而是苏榛觉得教育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让他也有参与感、满足感。

今儿天气大好,阳光耀目,白毛风跟昨晚比可是小了太多太多。

四人穿的虽不及里正家那种皮毛保暖,但袍子里也毕竟絮了厚厚的棉花,还是管用。

到了冰面上,就还按照昨儿的操作下网,使大力气的是萧容,苏榛跟叶氏负责在旁边引网、舀冰。

等网的时候苏榛也没闲着,又去割了些桦树皮搁水桶里泡着,准备带回家做些针线笸箩之类的小玩儿意。

最后约摸一个时辰就收了网。收获虽不如昨天,但也捞出十二条,以鲫鱼和草鱼最多,苏榛最爱吃的胖头鱼只有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