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2)

萧容一听,便问榛娘:“是做进山的皮衣吗?那些料子要先可着你跟寒酥做,我身子骨硬朗,不穿也无妨的。”

“料子够,足够。而且这些事儿伯娘带着我做就好。您跟寒酥只管踏踏实实的打猎,全家人都得倚仗您呢。”

榛娘的话虽简单,却在外人面前给足了萧容面子。

倒不是她故意说好听的,而是她真的在心里把萧容、叶氏当成了血缘至亲,哪怕生计上萧家只能打辅助,但他们和谨哥儿就是她在大宁朝仅有的牵挂。

而乔家山梅仍旧低着头,碗里的面美味的她舍不得一口气吃完,可再美味的面也挡不住她心里的酸涩。

同样都是十八岁的姑娘,自己跟人家榛娘比,那就是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

可她不知道怎么做才可以像榛娘一样,她的将来已经一眼望得到头儿了。

第31章

吃过午食,整个下午都在各自忙碌的状态下渡过。所有人各司其职,榛娘和谨哥儿则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她先拿了一小桶米汤水跟着叶氏等人去了趟河边换寒酥回家吃饭。

米汤水是寒酥要的,倒不是要吃,是要和制弹弓泥丸。

寒酥可是真没闲着,方才在河边凿了个小冰洞挂了个网,也不必有人守,嘱咐叶氏隔一个时辰过来瞧一眼就成。

甚至还在河边挖开了一处冻土,收出一小盆底下的胶泥土给谨哥儿。

并仔细教了谨哥儿怎么用米汤和泥。和到抓一把、握紧小拳头,手中便没有浮泥为最佳,跟和面差不多。

用米汤稀水和的泥粘性好,用泥丸不会掉渣儿,硬度也高些。

虽说在武器铺子买的石丸也不贵,但毕竟是易耗品,多做点不花什么钱的泥丸,哪怕只为练习准头用也是好的。

苏榛最后还叮嘱谨哥儿:“捏得越圆越好,捏好的就盖上湿布放旁边阴着。记住别搁的离篝火太近,会烤裂。然后你每隔一刻钟左右便去揭了布给泥丸翻个面儿。”

谨哥儿认真点头,“我知道了,姐姐,我能行的。”

“谨哥儿乖。”苏榛捏了捏他小福娃似的脸颊,又跟叶氏等人打了招呼,便跟寒酥一起回家了。

今儿萧容和寒酥拖回来的松木,除了边角料檗做柴之外,最主要是要做三辆木橇车。

二辆进山用、一辆留给叶氏运水用。

时下雪地常用的运输工具便是木橇车,苏榛这两日也在村里瞧见过,大概类似于现代的雪橇或爬犁。不用车轮,人力拉着在雪地上走。

苏榛虽然没亲自动手制过,但荒野露营博主的冬季视频里可是没少见这东西。

露营博主最爱的两种天气:大雨、大雪,毕竟没点儿困境的视频流量是不会好的。

更何况露营就像过家家,总得干点儿什么。

眼下虽说不是为了露营,但也是为了赚银子为了生计,必要性更强、苏榛的参与动力自然更足。

回到家,寒酥赶紧进了灶间吃饭。

屋外的萧容已经把一棵松木剖砍成了数条四尺左右长度的板子,并在避风地点了小堆篝火,拖着板子过来一根根的烘烤。

苏榛打下手,在萧容烤木板的时候时不时在板子上撒些积雪,让板子不会烤焦,没一会儿,板子就被烘出了弯曲的弧度。

等寒酥吃好出来,便让苏榛去屋后晾晒苕皮淀粉,他则跟萧容一起组装。组装也简单,都是榫卯结构的,嵌合在一起便好。

木橇车的图纸是萧容画的,但尺寸都是苏榛算的。

等嵌出一个底部船形框架,寒酥和萧容便都觉得这四尺长的底部会不会太小?白水村其他人家的雪橇车几乎一丈长。

寒酥就又把苏榛唤了出来,三人再仔细商量商量。

“萧伯,咱家的车不图大,图家里人人都拉得动。并且,冬季就是单纯的拉拽式,春夏秋可以在底下安上木轮,变双轮或独轮车。另外,我还有个想法,等咱家这批苕皮的钱拿到,去铁匠铺打两根铁条嵌在车底,它不就直接可以当凌床用?我听说山上也有冰河呢,咱们这一车就是三用,小而灵活、转向和拖猎物都不愁。”

萧容一听,恍然大悟:“倒是没想过还可以一车三用,果然榛娘周到,就这么做!”

他也听说过,如今有种可以在冰上滑动的木车叫做凌床。上铺草帘,底嵌铁条,人坐其上,像撑筏子一样用竹篙或铁制工具撑着走,速度极快。

其实他更不知道的是,这种“凌床”未来延革千年都还在用,只不过款式改良了许多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