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2)
小树自是烦他俩,板着脸拒绝:“你俩啥也不会,去干啥?”
乔大宝很不服气:“我不会干,你会?我比你大四岁呢,就是扛东西也比你扛得多啊!”
小树白了他一眼,“你肯下力气扛东西?”
“有好吃的我就肯!”
乔二宝立刻也跟哥哥学:“我也肯!”
春娘好气又好笑,但面对小辈儿总不好说得太过,便跟乔大江使了个眼色。
乔大江便把脸一唬,粗着嗓子,“你俩想干啥我还不知道吗?在家呆着!”
说完也不再耽搁,拿上家里的冰凿和木橇车,领着春娘跟小树就去了萧家。
“哥,咋办?”乔二宝想哭,没敢。
乔大宝毕竟大了几岁,直接决定:“你想不想吃好吃的。”
“想!”
“想就跟我一起去,去了就使劲儿抢活儿,抢到手再说。”
乔二宝更想哭了:“但我不想干活儿,我在家都不干活儿。”
“抢到了让山梅干不就行了!她不也在萧家。”乔大宝说得理所当然,毕竟他在乔家也一直是这么做的、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兄弟俩想得很美,于是随便跟家里打了个招呼就跑了。乔老三跟王氏压根也没多问,反正白水村的小孩子早就习惯了满山遍野的玩儿。
一刻钟后,萧家门口就站满了大大小小的“劳动力”。
除了乔大江和小树之外,舒娘家的李和、李佑、李采也自带了工具、拖了两辆木橇车来。
李和也是高大魁悟的踏实面相。今年二十,到了该娶亲的年纪,可相过几家都没成。
李家倒也没太急,毕竟李和要长相有长相、要本事有本事。论打猎,技艺甚至都不比乔大江差,是个踏实的青年。
第37章
李佑十八,也是个机灵小子,跟他哥寸步不离的。
至于李采,他是舒娘的儿子,今年十五。
家风好,孩子自然差不了,唯独一点让舒娘不满意:不爱读书。
其实李家在白水村算是过得好的,并不差孩子们的束脩钱,偏偏所有孩子心都在野,也没个读书人。
这也是掌家的李王氏最大的遗憾,所以她打心眼里喜欢识字的,比如萧家的寒酥和苏榛。
今儿舒娘回去一说萧家要修啥冰房子,李王氏立刻允了,把家里能打发的都打发过来。反正也是冬闲期,帮邻居做点事儿不是应当的吗?
看到这么多人过来,说实话可把苏榛乐坏了,趁着日头正好,赶紧分派活儿。
眼下只有成年的跟白老汉去取冰,要厚度至少三四尺以上的冰,越厚越好,再按比例割成长方形,要求就是冰块大小一致就成。
年纪小的李采和乔树凿不动冰,苏榛让他们去附近拉雪回来,雪也是越多越好,铲出来使劲压,压实之后切成长条形的雪块儿再拉回来。
谨哥儿便也要跟着,苏榛就给他穿严实了,再寻了个小桶提上一道挖雪去。
小树虽是乔家年纪最小的,却被春娘和乔大江教养得很好。他一手拖着木橇、一手牵着谨哥儿的手,自觉担起了大哥哥的重担。
可三个孩子刚走到积雪深的地方,就瞧见了猫在树后的乔大宝和乔二宝。
小树立刻朝萧家的方向大喊:“娘,我大宝二宝叔也跟来了!”
小树是真烦乔家三房这俩,明明跟他年岁差不多,偏偏比他辈儿大,害得他在外面不得不“尊老”。
乔大宝立刻急了,从树后蹿出来:“你喊啥,你能来我们不能来?”
“那你俩偷偷摸摸躲起来作甚?”李采跟乔大宝针锋相对,他平时就跟小树关系好,自然是小树烦谁他就烦谁。
谨哥儿则瞧瞧这边,再瞧瞧那边,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没吱声。
乔二宝比乔大宝聪明一些,知道该服软的时候得服个软:“我俩没躲,我俩是想过来帮忙的,怕你们不让。”
李采压根不信,“你俩平时懒成那样,咋可能今天就突然勤快了!”
小树也不上当,一直轰他俩:“我们要干活儿了,你俩还是回家躺着吧,否则棉袄蹭脏了,你娘又要骂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