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2)

这下连苏榛都忍俊不禁,谨哥儿还在旁边拍着手起哄:“我姐姐最好,比寒酥哥哥好!”

寒酥假装吃醋,一把捞起谨哥儿,挟在胳膊底下带出屋子,跑到外头举大马玩得不亦乐乎。

萧容、叶氏和苏榛看着外头,心里想的是同一件事:这日子就这么平平静静的过下去,也很好。

想归想,做归做,日子过得好也得赶紧赚钱。

苏榛抓紧开工做杂酱。做法不复杂,但麻烦的是要一个个的清洗罐子再等它晾干,好在这批买的也不算太多。

酱凉了、罐子也晾干了,苏榛用布把头发包严实了,亲自把酱装罐,并且在每罐酱上都加了一小勺白酒。这样即可以杀菌,又可以增加酱的保质期。在这个没有密封的时代,只能尽量用土办法了。

封装完毕,便把上次买的红纸裁成条,拉寒酥过来写字,并问他:“咱家这酱得取个招牌名儿,叫什么好?”

寒酥眼睛弯起了,就爱听她说“咱家咱家”的计划。

“我发现你的眼睛好像一只小狐狸。”苏榛凑得近了些,仔细看他的瞳孔,瞳里闪着细碎的光,剔透如寒酥。

寒酥本来就是雪的意思,这名字跟他相配。

“叫榛酱吧。”寒酥也不躲,迎着她的目光,笑答。

“真酱,还假酱呢……不好听不好听,啊,有了!”苏榛想到个好的。

提笔,歪歪扭扭写了两个字给寒酥:就酱。

从此,就酱!

两人一个写字一个贴红纸,不一会儿,大大小小的酱罐上就都贴了“就酱”字样。

罐子封口有三层,最里头的就是本身的罐子盖儿。中间蒙了层桦树皮,最顶上是红布块儿,用细细的麻绳捆结实。

简简单单干干净净的,寒酥却很喜欢,因为这是他跟榛娘一起制的。

“就酱”诞生的时候,盛家,小司却正在郁闷。

他是真心觉得苏榛更适合当盛家主母,怎奈自家公子居然没被瞧得上……

于是在他眼里,围绕着重云公子的、无可比拟的灿烂光环,如今只剩下四个字:怒其不争!

怎么会呢?苏娘子怎么会不喜欢他家公子呢?这怎么可能呢?

莫不是公子没表达清楚?毕竟公子一向高高在上,这方面肯定有所欠缺的,于是整个上午心烦意乱的他突然想到一个办法:公子不是答应过苏娘子,帮她找山中鲜蘑的图谱吗?

盛家有现成的图,他可以送去给苏娘子,顺便把公子生了大气的事儿告诉她,最好能让她心个疼,说不定就改主意……

小司被自己的想法激了个大动,说干就干,成了,他就是公子的恩公!

若不成……不成就不成,公子又不会把他吃了,大不了判他个擅自离府的错,罚他几月俸禄。

就这么定了!

小司偷偷溜进见山别院,在盛重云的书阁翻找了好一会儿,总算翻出了《长虚山珍》塞进怀中,悄悄的走了。

书阁的书架后,盛重云悄然叹气。

他也无奈,毕竟图谱放在那么明显的位置,小司这瞎眼的居然翻了那么久……

午食过后,寒酥便把杂酱坛子装好,准备用木橇车拖去白老汉家。

行商客栈熟门熟路的,他跟白老汉去送货就好,苏榛没必要再冒着风雪同行。

苏榛倒也不反对,反正家里的活儿这么多,分开行事也好。便又提醒寒酥记得跑一趟成树家,把约好的五十斤酱再取回来。另外还要去趟杂货铺子,买两把硝制皮草用的铲刀、五双木头雪鞋、十根竹杆、十升桐油。以及去趟布行,买白棉布和一些棉花回来。

寒酥不知道棉花用途,其实那是苏榛用来做月事带的。

大宁朝女眷来了月事,都是自己缝月事带,当中夹棉花跟草木灰、或是草纸。苏榛嫌弃也没用,毕竟全用纸的话,着实用不起。

好在寒酥对棉花的事儿不好奇,他好奇的是为啥还要买竹竿:“是要晾衣服用吗?我给你用树枝做了就是啊。”

“不是晾衣架,我想做其它的,回来再跟你细说。但要注意尺寸哦,不要买一般细的,粗粗细细能彼此套入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