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2)

做一双鞋套按脚码子大小,约摸着用料两尺四寸到四尺五寸之间,咱取个中间数就是三尺半左右。如果大家都不介意边角碎布拼,那么一匹布满打满算能做二十八双鞋套子。

每双加上桐油的成本就是十九文左右。但毕竟是要缝的,虽说针脚简单,但我伯娘花的功夫可是不简单,每双收上六文的手工钱是合理的。所以,我家打算每双鞋子女款收二十三文,男款收二十五文。

当然,如果觉得自己家也能缝,那便自己缝了去,有不懂的地方来问我便是,不收钱。或者自己能缝,但没料子没桐油,就按每双十九文的成本价来我家拿也行。总之看村里大伙儿方便。”

先不说苏榛噼哩啪啦一堆零碎帐不打嗑巴的说出来有多惊人,就单从她可以不赚钱只收成本这心性已经足够让乔家两父子不知道说啥好了。

其实苏榛是真心没想靠这个赚村民的钱,就一个鞋套子能赚多少?更何况她的理念是有本事去赚外头的钱,窝里横不行。

可她的格局是她的,村里可是少见这种。

好在乔里正是个明白人,清楚的知道苏榛用成本价卖布是好心。否则帆布这种东西,现进城去买的话,不是还要花个脚程钱?进城一趟不多个几十文根本进不去!

乔里正心里舒坦,立刻先给自己家的下订:“一双才二十五文,如果这都有人嫌贵,那就让嫌贵自己去做!苏娘子,我家要上四双,我跟大江一人一双,另外给春娘和山梅也做。”

苏榛一听,倒是更开心了,“春娘姐姐也要去?说定了?”

乔大江也止不住笑了,对叶氏连声称谢:“说到这事儿,这还得多亏萧家婶子肯帮忙带我家小树,否则她哪里敢进山那么久。”

乔里正也点头同意:“往年春娘想去,都是被家里一群懒的拖住手脚。今年我也想过了,即然乔家是我当家,那大江我亲儿子的家事就容不得其他几房再多嘴。”

反正乔家一本烂帐村里人都清楚,更何况乔老太婆“亲自”来萧家都闹了两回了,早就丢尽了乔里正的脸面,他索性再也不避讳抱怨。

苏榛想了想,又问:“山梅妹子……可好?我那天对她说了重话,也是想点醒她,并不是真的对她有嫌弃。”

叶氏适时补充:“我家榛娘是心里真的心疼她,否则哪里需要说得罪人的话。”

乔大江连连点头:“也不瞒婶子、苏娘子,山梅回去是大哭了一通。但我家春娘说,苏娘子骂得好,早就该这么骂山梅了,早哭早醒了。”

苏榛点点头,她瞧得出乔家人的确没怪她多事,便也放了心,想着围猎的时候再多跟山梅接触、多呵护她,总能让她把自尊和自信重拾回来的。

其实这些家常里短,平时在盛府的盛重云是避之不及、听到就烦的。

但此刻苏榛一言一语柔声细气的,怎么听上去比百灵鸟还悦耳,比戏台上最火爆的折子还好听?

盛重云不知不觉又听得入迷,只盼今晚这茶局再拉得长一些……

而乔里正和乔大江又多问了句,萧家还准备了些啥稀奇的东西带上山,他们也跟着看看,能做的也跟着做、能买的就花钱买。

尤其乔里正也瞧见了门口那一堆的石炭粉和木屑黄泥土,便也想到了定是要做炭罄,很是赞同:“自己做炭罄好啊,省不少银子。”

“爹,苏娘子说不是炭罄,是叫个什么……蜂……蜂窝煤!”

“那又是个啥?”

苏榛笑意吟吟的解释:“其实材料就是炭罄的材料,但是形状不一样,燃烧时间就长出许多,火也能更旺呢。乔叔,我刚好也想问您呢,做炭罄的比例您可知晓?”

乔里正:“嗯这倒是知道。有石炭、木屑,另外你再加点石灰,还有黄泥、木炭粉也加点儿。大致就是五份石炭粉混一份其它那些粉。”

苏榛一听大为高兴,她本以为自己还得一点一点的试验比例。眼下可真是方便了,直接就能做,赶紧夸赞:“乔叔,您果然是咱村里最见多识广的!”

乔里正被夸得高兴,索性多教几句:“但以往是夏季做出全年用的,因为太阳晒得快些。眼下要做也不是不行,切记可别沾雪,否则成一堆黑泥了。若是晾外头的话,你底下得铺上点儿啥,或者你家有冰屋,放冰屋里面慢慢阴干也成。”

“行,我知道了。”苏榛点点头:“乔叔,等我家做蜂窝煤的模子成形了,您也照着它打一个,多的不说,每年能省三成炭钱呢。”

乔大江和乔里正都怔了一下,很是惊讶。

乔大江结结巴巴的:“那模子……能借给我们照着做?”

“为什么不能?”苏榛反倒被他俩惊的莫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