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2 / 2)

礼轻情谊重,叶氏和苏榛自是高高兴兴的收下,却也不让她们空手回,起码每人给塞一把瓜糖果脯子之类的零嘴儿。

其实之前免费教大家制番薯粉的时候,萧家已经在白水村就出了名,这次更甚。叶氏跟苏榛无论走到哪儿,但凡能遇到人,都会被热情的打招呼。

就是可怜每天负责去井口打水的寒酥,体验到了被女眷们围着夸、围着问婚事的尴尬……

但四十六双鞋套不是小数目,苏榛去寻了舒娘来帮忙,每双付给舒娘五文手工钱。

其实每双一共才赚六文,叶氏觉得全给舒娘都行。

但苏榛坚持原则,留这一文是销售应得的钱,这生意是从谁家拉到的,谁家就该得,哪怕是象征性的,也得留,规矩不能坏。

否则今后做的量大了,就不好再提了。

叶氏琢磨懂了,觉得还是榛娘想得周到。

舒娘跟李家老太太一说,老太太自己算了一下帐,觉得五文给多了,只该收四文。并且她还亲自跑来萧家说了理由,并跟苏榛立下口头约,今后苏榛给拉来的活计,减去成本,利润都给苏榛分两成。

这边儿叶氏还觉得不好意思,想多客气几句,那边儿苏榛已经痛痛快快的应了。她是真没闲功夫客套啊……

李家老太太反倒就喜欢她这性子!只恨自己家没个适龄的孙辈配得上苏榛,否则娶进自己家可是多美。

而同样的,苏榛也默默的在心里记下了:李家、乔家,都是可交的,会是未来的生意伙伴。

这些鞋套子缝起来简单,苏榛想让李家多赚些,分给舒娘多做一些。

两家女眷齐心协力,在两日内就完工了四十六双。其中十六双女款、三十双男款,共收了一两一钱零三十文。

李家分到一百二十文,可能对于城里的人来说不算啥,但对于靠山吃山的猎户来说,银子比肉香。

叶氏把剩下的一两零十文又收进钱箱,拉着苏榛问:“榛娘,咱这每日都有进帐,还进这么多,我咋有点发晕呢。”

“您这是高兴的。”苏榛笑眯眯的:“咱家日子越来越红火。”

寒酥路过,补充:“娘,您还没减成本,买帆布和桐油花了那么多呢。”

叶氏忍不住瞪了儿子一眼:“要你说?我不知道有成本?还是榛娘贴心!”

寒酥:……

钱箱里共计四两三钱零三文,是萧家搬来白水村最多的一天,苏榛也开心,本想做些好吃的庆祝庆祝,但下午又是一堆的事要忙,尤其还要开个只有围猎女眷参加的“小会”。

本来围猎人数是二十二男、三女,如今春娘也去、舒娘也去,就便变成了五女,总人数增加到二十七人。

舒娘也跟着,是李家老太太提议的,她觉得苏榛是个有本事的,就果断让儿媳跟着去多学多看,准没错。

舒娘本人也自然是高兴的,还专门问苏榛,需要她带上啥。

苏榛盘算了一下,觉得女眷们应该单独开个小会,彼此岔开带东西减轻负担。舒娘也觉得开个会甚好,便主动担了负责跑腿儿通知。

午食过后,舒娘和乔家春娘、赵家丽娘就都到了。

另外,春娘还带了儿子小树、丽娘也带上了俩娃,以及两家拿了一木橇车的东西,都是围猎期孩子们在萧家的吃食、用度。

等围猎的时候,这三个娃都会住到萧家来,请叶氏照看,今日便都提前熟悉熟悉,亲近亲近。

“山梅没来?”叶氏问春娘。

春娘无奈的笑,“她不敢来,怕榛娘烦她呢。”

叶氏:“榛娘是刀子嘴豆腐心,是盼她好才会说她。”

春娘不住的点头:“省得省得,没事儿,等围猎的时候俩个小娘子自然就好了。”

苏榛也听到了她们的话,心里是认的,便让谨哥儿带着孩子们去玩儿。

小树本来就跟谨哥儿要好,此时到了就如鱼得水。倒是赵家两个孩子稍有些拘谨。可等谨哥儿拿出他的那些小零嘴儿,再拘谨的娃也不拘了……

四个皮猴子就在外头吃零嘴儿、玩雪滑梯,玩得烦了就帮萧容砸炭块儿。

寒酥本来专心致志的在那里做伸缩杆最后的收尾工作,瞧着四个皮猴还像模像样的在那里自己排辈儿认了“兄弟姐妹”。

大哥乔小树、二姐赵平安、三弟赵大顺、四弟苏谨。

寒酥心下好笑,却也对谨哥儿和叶氏单独留在家里的生活放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