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2)

还是春娘碰了碰山梅,“借给你你就拿着,还不谢谢榛娘?”

山梅又局促了会儿,嗫嚅着:“谢谢、榛娘。”

苏榛本也没打算真的跟她冷战或生气,笑着点点头:“不谢,咱们赶紧走吧。”

山梅突然像来了力气,大声了起来:“好!”

女眷们都乐了,相互扶持、拉扯着一点一点往上爬。

虽然很累、虽然很狼狈,但她们是苏榛在这个时代交到的朋友,她愿意跟她们一起走下去。

也是多亏了猎户们运气好,今日风雪不大,再加上苏榛做的踏雪鞋也起大帮助,一行人虽说也有磕绊,但竟比计划提前了至少一个时辰、戌时左右就到达了半山腰的窝棚区。

说实话,在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以为会很“棚”之后,眼前的窝棚区竟让苏榛意外的满意。

它不是苏榛想像中的一堆草料木棚子,而是依崖壁而建的四间木屋、二间石屋,甚至还有一个可以容纳三十人左右的深地窖、以及一个现成的山洞。

当然,木屋和石屋都是就地捡的木头,各种材质的拼揍,外头为了挡风糊了黄泥巴,确实没什么美感,可它起码是个能遮风挡雨的屋子。

甚至连那个山洞,苏榛都瞅着格外顺眼,它扛风啊,又宽敞,在里面做活儿多好。而地窖是防万一有大型猛兽,人可以躲进去,安全。

总之,各方面都很周到。

猎户们都是老道的,也不需要乔里正怎么招呼,到达了就自然而然的分工开干。

虽说才戌时,但山上已经天地昏黄万物朦胧。

借着一点点的夕阳余光,众人要办的第一件事便是从驴车上取了照明设备下来,油灯、火把、干草等。

白老汉带着另外两个车夫拿着火把进了山洞。

轻车熟路的把火把插到合适的位置,用火折子点了,再做大致的清理。毕竟是一年没上来了,里头全是风刮进来的烂树枝、小石头之类的。

但今晚这山洞不住人,只是给驴车停放,打扫就不用太细致,大面儿上干净了,就赶了驴进来,把车卸了,让驴子好好休息、吃草粮。

其他猎户分工也妥贴,有的清扫木屋跟石屋、有的在山洞外头的避风地堆起柴堆、架起锅烧一锅雪水用来擦东西。

也有的抓紧时间检查木屋有没有漏风处,想办法补救。对附近熟悉的乔大江则带人去河边提要喝的水回来煮。

女眷们则开始准备晚食以及明天的干粮。

毕竟明天一早男人们就要进更深的山头围猎了,当天应该回不来。

二十七口人的伙食,操持起来也不是个轻松的。好在苏榛她们五个来之前就商量妥当了,第一晚就做最简单、最扛饿的猪肉锅盔和番薯菜粥。

锅盔做得多些,每个围猎的男丁明日带十个走,当干粮。

猪肉和白面、番薯、咸瓜这些也是每家按人头缴的。因为围猎开始后不会缺肉,所以猪肉五花的一共只带了三十斤,还有十斤纯肥的就拿来炼油。

女眷们怕冷,做饭的地儿就挑在山洞口的篝火堆旁边,火堆燃起来了不止暖、还光亮十足。

舒娘先表了态:“榛娘,你只管指使我们就成,要干啥我们都听你的。”

其他女眷自然也是这个意思,大家能干归能干,但主心骨还得是苏榛来当。

苏榛也不磨蹭,直接就说了:“那就麻烦舒娘和春娘和面、发面。”

春娘:“成,和多少斤?”

苏榛盘算着:“量有点大。今晚男丁每人三张,女眷每人两张,一共就是七十六张。另外明天给他们每人带上六张就是一百三十二张。总共就是二百零八张。按一斤面烙三个锅盔算,和七十斤左右吧。”

春娘跟舒娘应了,各自去寻和面的盆子开干。

苏榛则跟丽娘、山梅三个割了十斤猪肉、几两的咸瓜一并剁碎了做肉馅儿。

果然还是力气最大的丽娘剁肉最快,说说笑笑的就弄好一盆,索性把苏榛和山梅都推开,她一个人两把刀左右开弓干得还快些。

反正也有其它的活儿可做,苏榛便去跟着舒娘、春娘和面。

山梅则成了苏榛的小影子,苏榛让她干啥她就干啥。

虽说她年纪比苏榛还大上一岁,但苏榛总觉得多了个谨哥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