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2 / 2)
而苏榛开始烤制苕皮。
也是因为人多,苏榛让成树把两张铁篦子都从车上拿下来了,底下架了炭盆。
等铁篦子都烫了,就把昨晚就切割好的苕皮一张张铺到上头,一次能烤十张。
立刻就有车把式问:“这是苕皮吧?我在行商客栈买到过。”
“对,行商客栈最早就是用我送的货。”苏榛一边在苕皮上刷上薄薄的油,一边笑着应对:“但我今日的作法不同,大伙儿可以试试。”
“这做法看起来倒是新鲜。”立刻有人说了,毕竟行商客栈、及白川府的苕皮做法还停留在酸汤煮制上。
苏榛不时地翻动苕皮,使其均匀受热。当两面都烤到微微起泡、呈现出金黄色时,往上头磕了一个鸡蛋,再烤至微微定形之后。又打开了一罐新的“就酱”,取出些刷在苕皮上,再在上头铺满寒葱碎、芫荽、酸萝卜丁等配菜,一并折叠成卷儿,最后用削好的棍签把苕皮串成串儿。
搞定!
“这‘就酱’也是我家自己制的,香着呢。”苏榛一边做一边顺手就推广了旁边摆着的“就酱”。
她今天带了五十罐,有原味、香辣、香菇、蒜香,四种口味。在苕皮里刷的是蒜香味儿。
也是最“保险”的口味,白川府人应该都接受得了。
立刻便有人问苕皮是怎么卖的。
舒娘赶紧抢答:“十四文一根,这个可真不贵,就算生的苕皮在白川府都得卖三十几文一斤的。方才大伙儿都瞧见了,咱们这烤苕皮里头还加了一整个鸡蛋呢!一串儿得三、四两!”
舒娘这可不是假话,但凡吃过的都知道苕皮不便宜。于是立刻就有人买了一串儿尝个新鲜。
一口咬下去,又有韧性又有嚼劲,还带着烤制后微微的焦香。香脆的外壳加上里头软糯的口感。
再细品,最为奇妙的就是酱料的蒜香浓郁,同时又带有一丝微微的甜。而甜味则在蒜香中起到了调和的作用,让整体味道不会过于辛辣刺激。
以及每一口都会吃到脆脆的酸萝卜丁、寒葱等。酸爽清脆风味平衡。
“好吃,好吃,好吃!”车把式连说三次,大快朵颐。
也不止是他一个人说好吃,但凡买了的,就没有不夸的,毕竟时下苕皮仍旧是个新鲜事物。连带着“就酱”也没一会儿就销售一空。
而就在苕皮跟就酱销量爆涨的同时,炭炉那边儿的鲜肉锅盔也出炉了第一批。
如果说毛血旺跟烧烤苕皮受欢迎,有一半儿的因素是因为大伙儿觉得新奇。那么这鲜肉锅盔一出炉,大伙儿一股脑的挤上来、就真的是因为纯纯的又香又划算了!
六文钱一枚的价格,任谁都吃得起!
舒娘那头儿钱匣子叮哩咣当的进帐,喜得她早就忘记了扭捏,声音高了不止一个八度,大声的、不断地给山梅报数:“给那位黑衫的兄弟四个、那位黄袄大哥五个、后面的小兄弟要了三个。”
山梅跟小司则把烙好的锅盔,按舒娘的报数用桦树皮餐盒盛上,递给相应的客人。
当热乎乎、香喷喷的鲜肉锅盔递到客人手上的时候,浓郁的麦香和肉香混合的诱人味道能瞬间钻进了他们的鼻子里。
大伙儿那叫一个迫不及待,赶紧咬上一大口,甚至都能听到“咔滋”一声,那是酥脆的外皮在牙齿间发出的声响。
鲜嫩多汁的肉馅儿瞬间就在嘴里散开了,每一口肉馅都包裹着好多汁水,更何况这锅盔还是用荤油烙的。所有人脸上超级满足的表情,已经代表了他们的态度。
于是,苏榛趁机又推出了今日最后一道:冷吃的白砍兔。
这菜不能靠香气抓人,山间人又常见兔肉,但在前面三道小食的烘托之下,平平无奇的白砍兔也被哄抢而空,生怕再不下手,摊子上啥都没了。
而当美食摊真正清空的时候,舒娘的钱匣子已经满得咣当不出动静儿了……
木屋里头的盛重云一直没有出来,倒也不是因为太听祖父的话,而是不想在苏榛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去抢了她的兴致。
毕竟今日的收获,不是因为借了他的光。
他把窗子开启一道缝隙而已,就着缝隙映入他眼帘心尖的,有阳光、亦有阳光下扶腰而立、笑靥如花的苏榛。
正午时分,白水村的几人加上小司,一起坐着驴车返回窝棚区驻地的心情,可以用八个字形容:“欢天喜地、得意忘形”。
可苏榛跟舒娘进石屋数钱的时候,其他人默契的在外头继续干活儿,绝不打扰。
倒是在家留守的春娘跟丽娘好奇得不得了,拉着大伙儿问东问西,也第一时间发现早上带出去的东西全卖光了,亦是兴奋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