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2 / 2)
李家奶奶也赞同,又对叶氏跟苏榛嘱咐:“你家这里又要盖围墙又要晾腊肉的,考核就安排在我家吧,我跟舒娘两个盯着,最后你们娘俩儿若是得了空儿,就去瞧瞧,咱一起拍板定人。”
苏榛笑应:“那赶情好,我们可就偷懒了。”
舒娘也乐了,打趣苏榛:“你可偷不了这个懒,得跟我说说,要寻啥样的。”
苏榛盘算一番,认真说了一下要求:“咱这次是要选熟手,并且要精不要多,要控制成本。至于针法技巧,这方面我就不懂了,规则就由姐姐看着定。”
“那最起码也得会平针缝、回针缝、锁边缝。到时候现场缝一个简单的图案或者缝合两块碎布,选针法均匀、细密、线不打结的。”舒娘谈起女红便头头是道。
叶氏也补充:“要我说,襦裙、褙子等常见的,都得会裁。”
苏榛又想到一点,特别提了要求:“水田衣的制作要有极好的审美。咱可以提供一些碎布料和小玩意儿,让来考核的人现场发挥,自己设计,觉得怎么好看怎么缝。”
舒娘一听,有些为难:“一个人全得会这么多?那恐怕不太好找。”
苏榛摇了摇头:“不需要全懂,水田衣坊可以安排成流水线作业。比如擅裁剪的只管裁剪、擅绘图的就负责绘图、擅绣的就负责绣缝。各司其职。甚至哪怕只是口才好,也可以跟着我出去做推广。”
“嗯,那成,那找得到,我记下了。”舒娘一边听一边使劲儿的默背:“咱村要是人手不够,外村的要不?我娘家那边儿也有相熟的。”
苏榛:“要啊,反正暂时是计工受值,往后赚得多了,再建个固定的工坊。”
计工受值,也就是现代的计件工资。在山上缝的那些个战术马甲、背包,都是给山梅她们计工受值的。
聊到这些针线上的事儿,萧容寒酥他们就不参与了,屋外还有不少活儿要干,便仍旧出去使力气去。
女眷们又热火朝天的聊了小半个时辰,便把找女红工人的章程都想得差不多了。眼瞧着天都黑了,李家奶奶跟舒娘便告辞回家。
天黑路滑,叶氏不放心,正打算喊寒酥提着灯笼专门去送一程。
外头就听到李家老二跟萧容打招呼的声音。
李家老二也就是舒娘的相公李山柱,他来接俩婆媳回家的,时间就赶了巧。
李家奶奶跟舒娘嘴里一边抱怨着有啥好接的、黑灯瞎火还跑这一趟。眼里的暖意和欣慰却是遮都遮不住的浓。
等送走李家人,叶氏还一直念叨着李家老人亲贤、兄友弟恭、夫妻和睦、子孙踏实,全家定会是有大福气的。
苏榛一本正经的神态:“要我说,能被我伯娘引为闺中知已的,当然会有大福气了!”
这话一说,又是甜进了叶氏的心,一边搂着苏榛夸、一边又嫌弃自己儿子嘴就不甜。
无辜躺枪的寒酥自然也不会生气,但心里一句“这么喜欢榛娘,若她能跟咱真成了一家人多好”差点脱口而出。
没说,不敢说,也不能说……
第二日一大清早,寒酥便跟白老汉一起,带着新做好的一批百斤“就酱”下了山。
一是送酱去行商客栈,另外也要在张掌柜、以及白老汉的长子那里打听春集的行情。
这一趟事多、又杂,苏榛预计他们起码也得需要两天时间的。便给寒酥多带了五两银子,除了采购大量食材之外,也要求他别为了省钱去住那些个破店,就选行商客栈,暖和、还安全。
“我知道。”寒酥嘴角上扬,笑容温暖,宛如晨曦穿透薄雾:“等我归来。”
说完,便上了白老汉的车子,缓缓驶离。
苏榛站在雪里,望着寒酥的背影。随着车子的颠簸轻轻晃动,可身姿依旧挺拔。直到越行越远,背影也越来越模糊,最终化作一个小小的黑点,消失在雪色的尽头。
苏榛也说不清自己为啥每次送寒酥离开、哪怕只有一天两天,也会牵挂担心。
难道这叫儿行千里母担忧?
噗……苏榛被自己的想法逗乐了,被寒酥知道,定会骂她占便宜!
算了,不想了,一大堆事儿呢。
苏榛先是跟叶氏去了杜家,看看拖挂车的进展。随后在家里准备开始做腊排骨香肠的材料。
叶氏又跟萧容分别拖了辆木橇、装了两橇车的草杆跑了趟符家。
符家编帘子的干草肯定不够。
符秀才收了干草,又是千谢万谢,说把草钱算到帘子里,到时候少给他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