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2)

萧容本来也打算一起做,苏榛却提议要尽快搭个烤窖,好多吃食用得到。

也趁着阳光好,萧容便拖了木橇去河边挖些黏土黄泥。也另外也跑了趟李家,请李和来帮忙搭建。

李采本来也想来,但李家忙着招女工和硝皮子,也是一大堆事儿要忙,萧容就没让李采帮忙了。

至于苏榛跟叶氏,进了暖棚开始折腾之前买的猪排骨。

为了做腊排骨香肠,猪排选的是最好的肋排,每斤足足花了三十文。但当时钱不多,就只买了三十斤。

寒酥走之前就全部剁好了,骨头细长、肉质厚实,每块儿上还都有软骨。

第92章

叶氏问着:“三十斤怕是不够吧?”

苏榛点了点头:“寒酥下山会再买一百七十斤回来,凑个二百斤整数。”

其实二百斤成品也不算很多了,搁现代顶多是个小作坊的量,几天就能卖完。

趁着叶氏清洗排骨跟肠衣的功夫,苏榛拿了称过来,开始严格的配比各种调料。

若是自家吃,调料放多放少都不会太精确,但这是拿去做买卖的,苏榛可不敢大意,毕竟这排骨太贵了。

不止称,苏榛还把她的炭笔和纸都拿进来算。两百斤排骨的话,用盐、糖量要达到各五斤左右、酒六斤、花椒粉四斤,因打算做成白川府没有的香辛味,那么特制的香辛粉也得四斤。

至于肠衣,排骨形状不规则,肠衣就得买宽松一些的,两百斤排骨至少需要八十斤的肠衣。

但时下猪肠衣倒是不贵,十文一斤。

另外,灌好后还需要薰制,虽说果木枝子是贮木场送的,但算成本的时候肯定也得算进去。

这么一来,不算人工的话,每斤腊排骨香肠成本至少三十五文。

而制作时间上,连晾带薰起码半个月。而全部晾完脱水之后,总重量顶多也就是一百五十斤左右了。

所以苏榛想把卖价订为七十五文一斤,是绝对合理的。

这东西不怕卖得贵,有识货的自然会买。就算最后卖得少,反正也才做了两百斤,光是自家起码也得留个二十斤过年吃吧,亏不了。

调料配好,苏榛便跟着叶氏一起腌排骨,均匀地涂抹,要搁盆里腌一晚上。

把肠衣也泡在酒里半个时辰,去腥去味儿。

因符秀才还没把草帘子编完,暖棚就先拿油布挡上。好在时下天寒地冻的,也不会有什么蚊虫进来。

唯独要防一防有可能闻着味儿下山的小兽,等晚上,萧容在油布上压好石头就成。

全部忙活完,苏榛便跟萧容、李和一起选了搭烤窖的位置。不外乎就是通风、平坦、干燥这三要素。

但想着烤窖或许会有火星子溅出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搭得离暖棚跟主屋都有些距离才成。

那么最好的位置就是在未来的硬山封火墙下。

萧容拿着封火墙图纸规划了一番,最后选定了位置。

至于搭什么样的、搭多大的,苏榛早就想好了,尺寸都记在纸上,现成的。

这是她量了贮木场的焖窖之后,又加加减减,算出最适合做小买卖的烤窖大小。

她是想做个在现代常见的白窖,毕竟未来要商用的话,白窖比黑窖好。

并且不止是面包窖,她要的其实是个户外厨房。

萧容倒是赞同:“咱家的灶间属实不太够用。”

苏榛点点头:“是呀,尤其一屋子油烟对身体也不好。往后那些煎炒烹炸的活儿都可以在户外做,也不用每次都点个篝火才成了。”

随后详细的解释她画的草稿图:“面包窖就搭在最左侧,要造型圆润的白窖。往右依次安个砖砌的烤炉,可以烤些肉串啊、苕皮卷、小豆腐之类的。烤炉上方再砌个台面,上头可以放食材、砧板、刀具之类的。搭好后,拿石灰浆涂成白色,即隔热、又耐水,而且白色的面包窖跟厨房,整体都特别好看。

萧容虽说想像不到厨房为啥白色好看,但又好奇的问了句:“那前面这个长方形是个啥?”

“是单独的岛台。”苏榛解释着:“做个宽敞的,分里外两向,里向放置些坛坛罐罐。右边是个水槽架子,底下放个缸,方便洗菜洗碗。外向可以放几个凳子,天气好的时候,草棚子一搭,咱家就在外头吃饭。”

“那等这户外厨房一搭起来,我就再直接起个好看些的草棚顶,也能挡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