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2 / 2)

前期筹备,第一是咱们长虚山特产区组,包括野味干货、皮毛制品、手工艺品三大类。按照每种类型设两摊、每摊设两人来计算,六个摊子一共需要十二人;

这十二人的分工,就是把各家捕获的野味儿先统计登计、统一在咱村里做个半加工。比如哪些需要腌制风干、哪些需要剁碎做馅儿、哪些是需要炖煮,全部规置清楚;

第二就是皮毛制品组,可能大伙儿也知道李奶奶家已经召集了四位针娘在做了。人手肯定是不够的,不止是擅女红的人手不够。硝皮子、缝皮革之类的也需要个把子力气,有男丁想报名的也可以,一共需要再招十人;

第145章

苏榛继续说着:“第三是手工组,会木匠活儿、铁匠活儿的优先报名,另外谁家有好看的木头、打猎收集的骨头,我都收。若是会些简单的骨雕、编织也成。总之手巧的,不论男女都成,到时候会摆四个摊子,这组需要八人;

第四是美食组,这也将是最大的一组,需要至少二十人。除了要卖之前在贮木场卖过的肉类、山珍类吃食,还会加上专门的烤制美食摊、烘焙糕饼摊以及糖水甜品摊,一共至少设十至十二个摊位。

第五是后勤保障组,到时候负责帮着做摊子的摆放、以及运输、搬动。需要体力好、力气大的,十人左右。

第六是交易服务组。由咱们村熟悉买卖流程、算数清晰的来,这是个流动行程的组,前期没有太多的事务,但年岁市集开始了,这个组要负责处理找零、记账的事儿,并且所有的帐目也得跟嘉年华的筹备组汇总。

第七是妙趣童创组,顾名思议是孩子们。

第八是文宣组,负责文案以及绘制推广画贴,需要识字以及有些绘画功底的。

以上就是前期筹备需要的人手,八个小组,有意向的可以马上在符秀才这儿报名。”

见大伙开始盘算了,苏榛又补充:“是可以重复报名的,比如皮毛制品组前期专做针线活儿,但年岁集开始之后摆摊无需太多人手,对其他组有兴趣的就可以填补进去,赚两份银子。”

大伙儿一听,就是能者多劳且多赚的意思呗,个个兴奋的恨不得把六个组的名全报上。

还是符秀才耐心制止并引导,每人只能报名两组,根据自己最擅长、最感兴趣的来报。

这下可热闹了,报名的桌子周边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不远处一边盖围墙一边偷听的柳师傅也喊了句:“苏娘子,若是到时候人手不够,我们能报名不?”

“只要墙盖完了,当然能啊!欢迎。”苏榛笑着应了。

按工期来看,年前是肯定能竣工的。

其实不用柳师傅说,苏榛本也就存了请他们帮忙的心思的。但她一直没提,是因想着人家兴许惦记回家过年呢。

眼下即是主动报名了,当然好!那便又能多出四个能干的人手,总队伍变成七十七人,比围猎的人还多出一半!

苏榛一方面欢喜、一方面压力也起来了。

整个报名环节差不多用了小半个时辰才结束,符秀才登记都登得满面红光,腰杆挺得更直了。

可惜大部分人都欢喜的同时、也有小部分不和谐声音。比如乔家那几只、以及跟乔老太太同性子的少数。

有些是嫉妒,因为自家去不了。也有些是无论如何不相信苏榛会让利,生怕少拿钱。

好在有乔里正在镇场子,还有李家奶奶以及榛娘的好友们在帮着说话,那些人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最多不过翻几个白眼罢了。

苏榛懒得答理,趁着报名的功夫跑回灶间喝点儿热水润润喉,毕竟方才一直喊着说话,外头又那么冷,嗓子都快发干了。

也就这么会儿功夫,盛重云便也悄无声息的跟进来了。也不说话,轻轻的环了苏榛的腰,静静的抱着她。

灶间里暖烘烘的,柴火噼里啪啦地燃烧着,苏榛一方面担心有人推门进来,一方面也实在贪恋这依偎的感觉。

她也没想到盛重云外表冷漠,眼下竟是如此跟脚的性子。

直到听到外头动静像是报完名了,苏榛才脸色微红的轻轻推开他,点了下他的额头,也没说什么便先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