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2 / 2)
***
距离嘉年华举办仅剩十五日。
白水村全村总动员,家家户户沉浸在兴奋的忙碌中,不分昼夜的干。
先就是乔里正带队的特产组,除了挨家挨户收集山珍和药材之外,还往周边的靠山村跟下马沟也跑了好几趟,把这俩村的山货能收购的也全收了。
除了冬菇之外,还有不少药膳的材料、山核桃、野板栗、木雕之类的。
收回来之后乔里正特地把乔家最大的两间仓房清腾了出来,专门当山珍加工的工坊。
苏榛也过来瞧了,提了些想法,比如可以把食材和草药进行分类组合,开发一些适合不同人群的特色药膳包。
乔里正:“药膳包?那得去城里请个大夫过来问问吧?”
苏榛点点头:“要请,这钱省不得。另外还可以制些简单的滋补包,比如针对那些忙于公务的官员和学子,咱可以可用山核桃、枸杞、黄芪之类的,做成能提神醒脑、抵御疲劳的‘益智醒神包’。他们晨起以热水冲服,定能神清气爽。
对于闺阁中的女子,用红枣、野玫瑰、蜂蜜,再配上些滋阴养血的草药,制成‘养颜驻春包’。
还有给孩童的,把野板栗、山药、山楂,加上温和健脾的草药,制成‘健脾开胃包’。总之跟大夫好好商量,还得把各类药包的成份都写得清清楚楚,让买家都知道啥能吃、啥不能吃。”
苏榛说完,便又想到其它,回头问符秀才,“做药膳这方面可有一些行业上的规范?官府许可?”
符秀才不慌不忙的答:“药铺跟医馆会有一些行规,苏娘子放心,我会跟请来的大夫拟个相应的契约。”
苏榛微笑点点头,心中对符秀才也是愈发认可。
自从任命他当文宣组长,他就不止负责了文宣,还跑了几趟白川府、同兴盛湖筹备组的司库周掌柜、一同查询了官府下发的各项条文政令,俩人仔细梳理出嘉年华售卖的相关规定及税收政策,把各种要求摸得门儿清。
苏榛打趣符秀才是个“政令百事通”。
乔里正亦是眼睛骤然一亮,拍手称赞这主意甚妙,便带着特产组立刻行动起来,着手准备制作特色药膳包。
在包装设计上,童创组也让所有大人刮目相看。
尤其是谨哥儿,虽开年才六岁,但想像力和创造力超越同龄一大截儿。他做的包装盒连苏榛都震惊。
比如苏榛本来只让童创组负责绘制童趣图案、折些简单的油纸盒、桦树皮盒就成。
没想到谨哥儿也不知怎么鼓捣的,竟弄出一套长虚山模型的样式,每个纸盒都是山体的一部分,若游人收集到一定数量后,就能拼出完整的长虚山!
所有人都喜欢得不得了,对谨哥儿的夸赞也是不绝于耳。
唯有苏榛心间一紧,无他,谨哥儿这手艺……咋这么像是为了做纸扎而生的……
我滴个天啊自家祖宗可千万别走回殡葬的老路啊!
苏榛悬着一颗心,默默的告诉自己:无妨无妨,谨哥儿是个设计师人才。
总之最后的情况就是谨哥儿负责设计,童趣组负责绘制,然后送到手工组由舒娘安排人大量制作。
手工组也是不负重望,做的各种餐盒、包装袋都十分别致。比如拿芦苇成小篮子、拿树叶和藤蔓制作成提袋,这些材料不仅不花钱,还格外的有山野气息。
苏榛去瞧的时候,一排精巧的包装就摆在桌上,活像一场小型的艺术展览了。说夸张一点,光凭这包装都已经让人很想买里头的特产。
这绝对是吸引人的一项重举!
还有皮毛制品组,李和、李采也是带头奔波操劳。
只靠白水村现有的皮毛存量肯定是不够的,靠山村跟下马沟也被他翻了个底朝天。
但凡是李和经手过的皮子,鞣制得绝对更加柔软、更耐用。甚至还跟舒娘的手工组、以及符秀才一起试了不少染色方面的新办法。
比如用紫草染出神秘的紫色,用苏木染出热烈的红色。
甚至李采还用渐变染色的方法,让一块皮毛上呈现出如晚霞般绚烂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