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1 / 2)

应是够用,便放心了。临走时还去伙食棚瞧了下,见棚里米面粮油一俱应全,木工坊伙食开得不差,苏榛也甚是满意。

毕竟民以食为天。

贮木场的事儿安排完,苏榛又赶紧往萧家回,符秀才则去了皮毛制品组。

自打苏榛对符秀才“委以重任”,他的精气神眼见的一日比一日好,一扫之前颓疲之气,忙成这样、居然还胖了些。另外他家娘子手上有了事儿做,也有日子没再发病了,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

他对苏榛心怀感恩,也盼着白水村的买卖能做得更大。

苏榛回到萧家,美食组已经把牛下水都清理、分装完成了。称出牛肠六十五斤、牛肝二十一斤、牛心十二斤。

全部都搁进了冰屋囤着,大伙儿正继续熏制缠丝兔。

其实按照苏榛的预估,若嘉年华人流达到每日两千,那么十五日之内,就算仅有一成的人买缠丝兔,量也能达到五、六千只。

可惜这数量仅能想像一下,毕竟时下没有养兔场。光凭白水村以及周边几个村子的打猎情况来看,在嘉年华之前,顶多能收购上来三百至四百只。

这还已经是不错的情况了。

其实开春之后,找乔里正跟孟坨子商量一下。孟坨子不是擅长饲喂吗?不知道他对开个兔舍有无兴趣呢。

苏榛心里想着,便把这思路记到随身的小本本上,这也是后话了。

正忙着,本应在毛皮制品组查验的符秀才回来了,还带了组长李和一起。

苏榛一见,便明白这定是有事要商量,便带人进了冰屋。

童创组的娃娃们正在冰屋里画价签跟海报,给苏榛开会腾了些地方出来,符秀才熟练的组装了个蛋卷桌,铺上纸笔做记录。

李和是来问到底收多少鸡鸭的。

因这数量跟交易服务组也息息相关,苏榛便把山梅也喊了进来一起商量。

其实最早的时候,皮毛组收野味跟家禽都是按照手头上有多少银两来。毕竟全村凑银子也没凑出多少来。

但眼下情况大不相同了,一是苏榛等人凑了八十两出来,分到皮毛组有二十两。最重要的是,李和去靠山村收鸡鸭的时候、靠山村的费里正也提了个想法,说在他村里买的鸡鸭鹅都可以先只付个订银,甚至靠山村可以出人来清理鸡鸭鹅。

苏榛直接问:“条件是什么?”

李和:“靠山村想分成,分家禽利润的三成。”

苏榛也不急着表态,看向符秀才:“秀才公觉得呢?”

符秀才拿起算盘一通拔,一边算一边说着:“先说这收购价,一只鸡六十五文,鸭七十五文,鹅一百文。按之前预估的算,鸡至少能卖出去四百只,鸭三百只,鹅两百只。那光采购这些家禽,鸡就得花费二十六两、鸭需二十二两零五百文,鹅要二十两,总计六十八两零五百文,而咱们眼下只能拿得出二十两。”

苏榛想了想,又问李和:“人手方面如何?”

李和作为组长自是有第一手信息的,直接便说:“人手不够,眼下不算处理野味儿的皮毛,光是清理足够量的家禽,也至少需要六个到八人。”

符秀才放下算盘,认真地看向苏榛:“苏娘子,靠山村若只收订银以及派人手打杂,倒是能缓解咱当下的困境。但从利润方面考量,让出这三成利润着实不低。”

“利润的三成肯定是不成。”苏榛并不纠结,也着实没时间再纠结。她也清楚是怎么回事,眼下这是各方都看到了肥肉,想来啃一口呢。

但一是和气生财、二是多条朋友多条路,在自己不亏的情况下、扩大一下经营也未尝不可。

想了想,苏榛直接就说了,“烦请李组长去同费里正先谈。主要是说这嘉年华咱村已经投入了不少精力进去。所有的路都谈通了,所有的环节也都订了契,若靠山村仅仅就让步个订金、或是出几个人手就想得三成利润。你就说,苏娘子这关定是过不去的。

但大家同一片属地住着、互相帮衬一下也是应当。若真有心参与,先就是订金得免,活禽就算靠山村的入股。

再者,分成的比例最高也只能两成,并且这比例可不是针对靠山村少给,是但凡入了股的都这么算。

可相应的,若最后的销量高于基本订量,比如我们要四百只柴鸡,靠山村最后能寻来六百只、且全销光了,那多出的两百只,可按利润三成这么算,靠山村绝对不会亏,且做得愈多、就赚得愈多。”

李和一边听一边使劲往脑子里记,他也清楚自己是组长、最后得的钱比旁人多、相当的就得比旁人更使力。

可越想使力就越紧张,苏榛的话他是听明白了,可再让他复述,就开始结结巴巴的不知从哪句开始说。

苏榛暗想这是要一句一句的教?心中无奈,开口:“要不,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