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2 / 2)

三样一共花了三两多,说多不算太多、但说少肯定也不算少。丽娘就查验得格外仔细。

苏榛进门的时候,她正拿着一个小竹片,仔细地将一罐开了封的酱料挑出一点,放在鼻尖轻嗅,随后才尝,细细品味。可惜她压根没吃过,只觉得冲鼻子还齁咸。

白芳站在一旁抿嘴乐,也没多言嘴,拿了新竹片另挑了些酱置于掌心碾开细看,这才说着:“里头的鱼用的好着呢,酱也红亮,酵的时候也够,拿来烧落苏肯定鲜香。”

说完又品了虾酱、蟹酱,同样也立刻给出了品鉴口感已经相应可以做些什么菜色。

她一番话说得不急不徐、有条有理的,丽娘也听得入神,俩人愈发聊的畅快,都没瞧到苏榛来了。

苏榛也没想打断,倚门听着、心中也是暗自认可,看来白老汉没吹牛,他这女儿确实能干。

直至白芳提到可以用这些酱焖茭白、做肉臊子面之类的具体菜单了,苏榛走过去,笑着接话,“听起来就好吃,我都要流口水了。”

丽娘跟白芳这才瞧见苏榛,都有些惊讶。

白芳机灵,立刻拿了签子也给苏榛挑了一些尝。其实若论品酱技法,苏榛自己估计可能还不如白芳,她就没乱给意见。

但针对菜单设计,是她要考虑的问题,来的路上她就盘算过,此刻也再跟丽娘以及白芳念叨念叨:“先就是用人家的酱、反倒不能做人家的菜、不能抢人家的买卖。再就是咱白水村摆的是摊子,不是酒楼,做小炒之类的肯定也干不过人家酒楼的大厨。那么咱白水村占啥?就占个‘新奇’。”

丽娘似懂非懂,白芳立刻懂了,“可是菜品上不同?”

苏榛笑着点头,“摆这种摊子得讲究快速出餐,还得好拿。毕竟多数食客都是边走边吃的。眼下我想了几样,你们听听看可行不。先就是做鱼香酱夹饼,就跟咱在山上做的酱香饼差不多,但把野猪肉换成炸过的鱼块儿,再浇上酱汁、再夹点儿酸芦菔丝儿。”

丽娘眼睛一亮,“这成,酱香饼香着呢!但原本肉沫酱烤,咱卖得不贵,这鱼酱做的可得加钱。”

“嗯,肯定要加,就当多个品类。”苏榛继续说:“虾酱的话,咱这次带了不少蒸笼,均两个出来,做虾酱烧麦。”

时下没有“烧麦”这种说法,苏榛就简单的解释说跟小笼包子似的,但不严实封口、开花儿、里面除了肉还有糯米。

而苏榛一边说,白芳立刻就已经摸出个小本本在记了。

苏榛瞄了眼,白芳的记录方法跟舒娘的差不多,大部分靠画一些简单的线条。不同的是,她零星还能写几个完整的字,想必也是跟着上一家主顾学的。

随后便是蟹酱,这酱本身就那么贵了,可得好好制些“招牌菜”。苏榛也早有一个“凶狠”的菜色:配片皮鸭。

她在现代的时候拍美食视频的时候,曾经去过一个网红餐厅、试过一道菜,一盘里就四片烤鸭,上头一点点鱼子酱、底下一片黄瓜,就这么一盘儿要价七百块。

眼下鱼子酱是没有,但这蟹酱可不比那个差。

虽然不至于同比那个卖价,但卖得贵些也是合理的,毕竟来嘉年华的富商巨贾还真是不会少。

但白芳听了这菜色,唯一的顾虑是哪有富商会在小摊子上买这些呢?富商不是都要去大酒楼吗?

苏榛笑了,拉住白芳的手腕,“走,你们跟我去瞧瞧嘉年华场地?亲眼看了就懂了。”

苏榛的手暖暖的,白芳被她牵着、也是暖暖的。

白芳喜欢苏榛这个姐姐,不仅是因为爹说了苏娘子如何如何的和气、如何如何的能干、如何如何的仗义。

更多的原因、只是因为她喜欢苏姐姐的笑容:明媚而坚定。

***

因有了自己的拖挂房车,苏榛在兴盛湖的出行就不必再借用客栈的驴车。

三人在车里挤着坐,丽娘还好、白芳真是把这车子稀罕得不行了,说是这次要是赚了钱、再加上自己这几年存的几两,回去就也订制一辆!

苏榛便把跟木工坊谈过的、白水村回购房车的事儿也给她俩说了一下。这下连丽娘都动心了,直嚷嚷着务必给她也留下一辆,她也买。

苏榛自然也都应下,毕竟房车又不是只做十辆,后头多得是,而且会越做越好,里头也会有所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