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2 / 2)
待所有规划都听项松说完了,苏榛几乎挑不出一点儿毛病,直接称赞就是了。
所以说根本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无论哪个时代,能人都是能人。能人只需一个想法,点到就能参透。
但驻车场毕竟只是个小问题,苏榛最为牵挂的肯定是主会场,此刻离得这么近了,进去的心情就愈发迫切。
项松也瞧得出苏榛的眼神儿已经飞了,便不再耽搁,领着苏榛等人步行前去。
约摸走了一刻钟不到,一个巨大的冰雕牌坊就矗立在冰城的正前方,上头刻着“山海嘉年华”五个大字。
“是请苑大人亲题的!”项松一边走一边给苏榛介绍着,语气里也是满满的自豪。
苏榛也笑着点头应了,她跟那位苑大人虽不曾谋面,但已经在心里勾勒出了一个大致轮廓:好(三声)官、好(四色)色。
若说苏榛还能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往里走、白芳跟丽娘俩个已经近乎要傻眼了。
她们万万没有想到传说中的嘉年华竟是一座冰城啊,从入口就已经瞧得见里头各种冰雕、冰灯林立。
再往里走,不同方向都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冰亭台。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冰雕和冰灯作为隔断,暖黄的光透过剔透的冰块散出来。
众多冰雕匠人仍在忙碌,还有运冰人拖着冰橇、齐心协力喊着号子。
以及兴盛湖人家的孩童也跟着家中大人来打杂,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溜到冰滑梯、冰橇上玩耍,欢笑声此起彼伏。
更有精明的小商贩,虽摊位还未完全就绪,就已开始挑着担子满场跑了,卖些热水、热茶汤。
单凭这一口热乎儿也能在开幕之前赚些银两。
第173章
虽说苏榛也迫切的想看到白水村的摊位范围被寒酥布置得如何了,但她毕竟也是整个嘉年华的“总策划”,边边角角都得照顾到、索性把白水村的留到最后才去。
但她有这耐心、丽娘可是着急了,项松便随手招来个场内杂工,安排他领着丽娘跟白芳去白水村位置看。
项松便带着苏榛先在美食区其它地方走一圈儿,等明儿天亮了再走冰嬉区跟游乐区,毕竟这地方大着呢。
而光是美食区都足足占了好大一片场地,摊位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尽头。
防滑是重中之中,也是嘉年华上花销最多的部分,用的是稻草垫、以交叉编织的方式,把草绳间隔固定在冰面上,形成网状的样子。总之主要通道上都得有这设置。
苏榛一路走一路测试那些草绳网,一是铺得要够密、二是得紧紧贴合冰面,不能反倒成了绊脚绳。
一边走一边叮嘱项松,“每隔一段距离得竖个木牌,写上‘路滑慢行’的警示语,木牌也得做得牢固,插得深一些,确保不会被风吹倒。”
想了想,又补充:“在拐角的位置再放一些大型的冰雕,算是个缓冲,让游人的行进速度放慢,也是为安全考虑。”
项松寻思是这么个道理,赶紧都默默记下。
除了测试地面,苏榛主要还得考量摊位的摆设。
商家们为了省银子、也为了有特色,眼下的摊位大多以冰块为基,木材为梁。
还有的摊位仿若一座缩小版的冰屋、或拿木架子搭成个船形。
苏榛一边饶有兴致地打量,一边听项松滔滔不绝地念叨:“这头几家是咱们兴盛湖本地出名的食肆,像李记羊肉汤、王记鱼面铺,香着呢,每年都有不少城里人专门过来吃。”
“城里或者外地的食铺子来签入场契的有多少了呢?”苏榛又问:“我倒是不担心味道不够好、唯独担心不够多样化。反正唯有天南地北的特色美食都在这儿齐聚了,才真正契合咱嘉年华的盛大之名。”
她话一说完,项松就乐了,脱口而出:“要不咋说苏娘子您跟重云公子天设一对呢,他也这么跟我说了一模一样的话!”
可项松这么一说完,自己就又有些后悔,他是怕苏榛姑娘家脸皮薄、他是不是冒犯了?
他是真不了解苏榛啊……
苏榛竟也跟着乐了,“他也想到了?那就不怕了,他是不是已经招来不少了?”
项松一听苏榛这话,愈发兴致勃勃:“重云公子那速度可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这么说吧,整个白川府、但凡有点名声的大厨,就没人没收到盛家递的贴子!虽说有一多半已经跟东市年岁集签了契过不来,但还是有不少很不错的。比如塞外烤全羊,那师傅带来了自家特制的烤架和调料,香得要命啊。还有西域的手抓饭,那家大厨是派徒弟来的。年岁不大、手艺可不差。就在前头呢,一会儿就能路过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