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1 / 2)
虽说大家都没见过这棚子搭起来会是个啥样儿的,但庄伯给的图纸很是详细,寒酥带着大伙儿边参详边搭建,半个时辰功夫,靠树岸一侧的立柱就已经绑好了。
这立柱是纯粹依靠着地势,利用树木的稳固性为棚子提供了最大的支撑固定。而棚子整体拉出来之后,里头的立柱杆固定方式也很是讲究:先要在冰面上开凿出与立柱杆适配的凹槽,凹槽深度也得精准,既能保证立柱杆稳定插入、又不会破坏冰面的整体,不至于把冰面直接凿穿漏水。
随后在凹槽内倒入融化的冰碴,再把立柱杆插进去。时下天寒,杆子没一会儿就冻住,等过了今晚就更是能冻得牢牢的。
并且因这棚子有一半儿底下不是冰湖、而是林间实打实的土地,就也不存在承重问题,起码能容纳个一、两百人同时用餐。
丽娘跟白芳见苏榛跟盛重云来了,便也迎上来说话。
盛重云本来也陪苏榛多呆一会儿,但盛家船坊也派人来寻,说是冰上龙舟的赛道已经布置好了,请公子过去瞧瞧。
他便先走一步,临走却还不忘叮嘱苏榛一会儿找他去,真是片刻也不想分开的架势。
苏榛应也是应了,心里却颇有些嫌弃,神情间也多少有些流露。
盛重云心想嫌弃我?等你过了门儿,看我怎么……我又能怎么?无奈的走了。走出几步还是不服气,回头瞧了眼、想看到苏榛至少有一点点的留恋也好。
抱歉,并没有。
苏榛已经跟丽娘和白芳聊得河翻水翻了。
她叮嘱白芳记得明天开始多冻一些小点儿的冰桶以及大些的冰缸,用来当唾壶、灰槽。
唾壶就类似于现代的垃圾桶,每个房车位、摊位、以及火锅城、食客桌子附近都要搁一些,免得游人吐个果核儿、扔个签子都没合适的地方。
冰灰槽也是这功能,只不过大些、放得远些,起到个垃圾临时中转站的作用。
想了想,苏榛又补充:“还得注意分类,吃食类的渣子跟炭灰分开。”
丽娘也是不住的点头,“对对,要不是离得太远,我都想把粪也拉回村呢。啧啧,得囤多少啊,卖到肥田可也值不少银子呢。”
一番话把苏榛又逗笑了。不过丽娘话说得虽然糙了点儿、理可不糙。
着实可不想小瞧嘉年华十五日产生的垃圾,那真的实打实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部分也是归场地营造组以及司库在管的,之前嘉年华司库的总帐周掌柜就核算过,要请兴盛湖的街道司来收弃物、还要请“倾脚头”收粪便,再贩卖至附近农田人家。
丽娘跟白芳听苏榛这么一说,又都惊了。尤其丽娘,本来嗓门就大,一激动愈发不管不顾的问:“这都核算过的?榛娘,能赚多少?”
白芳脸皮薄,赶紧让丽娘压低声音,免得旁人听着、这仨娘子聚在一起聊些个啥秽物、还聊得这么起劲。
苏榛倒还好,只要是正道上赚的钱,她也不觉得有啥难以启齿的,就跟丽娘也说说:“每担能卖二百文,如果按日客流量两千算的话,十五日下来,怎么着也能收个百担多。百担就是二十两。”
丽娘刚要再惊一下,苏榛赶紧给她按下,“街道司至少安排二十人过来,得给人家工钱啊,再加上嘉年华还得准备的一些桶子工具,总之二十两也剩不下啥。”
丽娘一听,这倒也是,也多亏这里不用木头恭桶,都是用的冰桶上头箍的稻草边,否则二十两哪够用。
总之丽娘一边儿可惜二十两都得花掉、一边遗憾这嘉年华要是在白水村办多好,那不用请倾脚头了,她保证村里人就能把那些个秽物全处理掉。
苏榛笑着安慰她会有机会的。其实搞活动就是这样,做得好,可以带动不少周边“就业”和赢利的。
对于整个嘉年华筹备组来说,未必看得上这区区二十两,但无论是街道司的人还是倾脚头、足能依靠这十五天过个美美的正月了。
女眷们说话的这会儿功夫,推拉棚子也终于安装完毕。
寒酥过来问苏榛意见、可还满意、可是她想像中的?
“如果连这么好的棚子我都不满意,那我眼神儿肯定很差。”苏榛笑着打趣,她说的是真心话:“明儿在门口拉个横幅挂上,这里就叫‘大食代’”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