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2 / 2)
老太爷虽说卸下渔把头的担子几十年了,但项家威望还在,语重心长地:“大家同处兴盛湖,本是一家人。苏娘子的方案公平合理,既能分出高下,又不损双方颜面,大家各让一步,往后日子还长。”
即然台阶有了,渔行跟漕帮也不愿意在有太守大人在的场合真的起冲突,便借机接受了苏榛的方案。
苏榛当下就决定,友谊赛就订在后日。
经此一折腾,赛事处总算又恢复平静,好消息是雾虽没大散、却多少小了些。
另外锣鼓及红灯笼也纷纷就位,龙舟赛将如时举行。
午时一刻正。
兴盛湖冰面之上,五彩旌旗在风中翻卷。
巡检司沿着赛道外围竖起百余根横杆“拒马”,组成一道严密的防线,防止围观的百姓跳入冰场。
冰面上,每隔十五丈便设有一处救援点,二十个冰捞子整齐排列,均有专人负责看守。
赛道也是经由筹备组几次集议,最终定为六引长度,四条。
为确保安全,三日之前已经封闭了上下游冰面。各入口均设置岗哨,每处也安排五名守卫轮流值守。
观礼台搭建在冰面始发处的中央,冰雕气派非凡,冰灯高悬、彩绸飞舞。
太守苑琅走下观礼台,走向龙舟。主薄手捧雕花漆盘跟随,盘中朱砂鲜艳夺目。
苑琅取笔蘸取朱砂、点上龙舟双目的同时,锣鼓喧天、丝竹与号角齐鸣,声如雷霆。
两岸围观的百姓人数仍旧在持续增加着,嘉年华入场处的旗号已经显示入场逾千。
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响,四艘龙舟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出,激起层层冰花。
岸上的百姓们欢呼雀跃,呐喊助威声震耳欲聋,与冰面上的热闹景象相互呼应,兴盛湖的冰上竞渡终于顺利开启……
苏榛长呼一口气,感觉自己又完成一项任务。
与此同时,京城、乾宁观。
自打钦*天监把金箓斋的日子定为农历二月二十五,乾宁观便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
负责主持金箓斋仪式的仍旧为观主清玄道长。
观内其它道士也是分工明确,一组负责洒扫殿堂,擦拭塑像,确保观内一尘不染;另一组则精心准备仪式所需法器,把桃木剑、法印、令旗等提前数天就擦拭得锃亮。
从年岁清晨开始,清玄道长便带领众道士斋戒沐浴,净心涤虑,以表对神灵的虔诚。
观中西南角落,一座密院悄然隐匿其中。
朱漆木门虽紧闭着,却挡不住院外飘入的雪。院子里几株苍松傲立,松枝上悬着的风铃发出清脆声响,可空气中却并无松香、却隐约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腐气。
颐国府的二娘子高解樱站在树下石桌前,桌上搁了件青铜法器、一支笔、一只玉碗、一本残旧的册子,上题:《苏氏宗谱》。
在那场突如其来的抄家之祸中,苏氏族谱险些毁于一旦。是“她”侥幸抢救出来、埋进爹娘衣冠冢,此轮回才被她寻到,挖了出来。
族谱封皮本是上好的锦缎,如今边缘磨损、丝线裸露在外,像杂乱的蛛丝,布满深浅不一的污渍,有泥点、也有血痕。
但“苏氏宗谱”四个烫金字依然清晰可辨,宛如燃烧的火种。
解樱轻轻捏住族谱边缘,小心翼翼地、一张张翻开,直至最后两页,瞳孔骤然收缩。
泛黄的纸页上,墨迹有些许褪色,上书:苏榛,小字荻,诞于天启九年辛未年壬辰月庚午日,即暮春三月廿一。
幼承庭训,姿容端丽,性婉顺且灵慧。及笄之龄,待字闺中,望结高门,为家族赓续荣光。
活了两世的解樱早就不知悲伤为何物,可空洞的眸色里却有清泪一颗一颗的滴下。
“她”在出生时就被记入族谱,及笄之年父亲替她取了字,便在族谱上作了添加。
父亲说,荻草是顽强生长的,愿吾儿拥有强大的内心,在困境中也能砥砺前行。
她以为自己可以做到,却还是折在那个凄冷的冬天。
解樱咬破手指,指尖一滴鲜红落入白玉碗中。
鲜红立刻就成了灵动的鱼儿似的,在碗底不停盘旋、速度越来越快成了个小小的漩涡,且由鲜红变为奇幽的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