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1 / 2)

盛飞松心中大乐,表面却还是尽量维持长者威严。

盛锦书猴儿精,又极了解祖父性子,不停的陪吃陪喝陪聊。再加上铜锅下的炭火噼啪爆开的微响,冰屋里头竟是真的吃出一股子“和谐”的味道,满室都是滚烫的人间烟火气。

冥冥中正就映了苏榛之前说的那些场面话,恍惚间金贵的木料好像确实比账本上的万贯家财更鲜活三分了。

一餐饭足足吃了快一个时辰,吃好的盛飞松也没急着离开,要在大食代四处转、四处看。

苏榛没有刻意作陪,反正她也要巡查的,就也刚好一起。盛锦书倒是想溜,被老爷子眼睛一瞪,吓得乖乖随行。

而走了一会儿,苏榛就真的理解了为何盛家上下都那么“惧怕”老爷子:他哪怕是第一次来,问的每一个问题也都在“点儿”上。

从炭炉排烟口的位置、到冰廊若有人不慎滑倒如何担责、再到每日食材进货渠道,总之他所有的问题都暗含着对店铺格局、成本核算的环环相扣。

莫说是寻常商贾,便是白川城里最精明的账房先生,怕也难有如此周全的思虑。

而大食代里除了冰屋火锅之外,老爷子最感兴趣的确实也就是拖挂房车的美食区域,也就是那片搭在岸边的防风暖棚。

他是真没想到这么冷的天气会涌来这么多人围聚。更意外的是,暖棚外蜿蜒的队伍虽望不见尾却不见推搡拥挤,都顺着几排五彩绳栏以及冰雕立柱、井然有序地绕成回字形长龙。

“那是?”盛飞松捻着胡须,目光落在那些交错排列的绳栏上。

苏榛笑答:“祖父大人,彩绳比栏杆便宜,也并非寻常摆设,是重云仿照汴河船闸的开合之法改良,既能分隔人流,又能按需调整通道宽窄,纵使千人排队也能有条不紊。”

一听是盛重云的想法,盛飞松连眉眼都更“慈善”了三分。

而今日大食代的美食日主题为“冬日山海”,是拿白水村冬狩得的野兔、野猪之类猎物为主料再加上山珍炖煮,食客在寒天中也能感受围炉大快朵颐的畅快。

另外“食客中心”那里还在发放积分卡,食客每消费一次累积相应积分。积分可兑换餐品、小餐具或是大食代里头卖的特产。

负责头鱼拍卖的斐熙也回来了,此刻正在房车前头吆喝:“今天是第一日,打明儿开始,但凡有食客带了新朋友光顾的,老食客与新客皆能获赠小礼品,比如定制的餐车徽章、手工编织的书签,或是芝士糖球一枚。”

不远处,盛飞松摩挲着翡翠扳指的动作陡然一顿,眼底却腾起两簇灼人的火苗。

这话听在他耳中,已经在瞬间盘算了个来回:这种以老带新的赠礼之法,用小物件儿勾起食客贪鲜之心,又借人情往来织就无形的网,区区几枚糖球、书签,零碎花销,却能换来新客盈门。更妙的是把食客化作了自家生意的说客。

恍惚间,盛飞松仿佛能看见兴盛湖甚至白川府往来的行商都插上了盛家商号的旗号……

这般热闹兴旺的景象,他心中百转千回,既有对未来孙媳手段的惊叹,又隐隐生出几分与后生较量的斗志。

嗯,六七八九十岁,正是闯的年纪嘛!

苏榛也不傻,瞧着盛飞松越来越松驰的神色就知道他相当满意,满意得都不再提问了。

倒是盛锦书越来越气闷,心想这“长嫂”的事儿怕是板上钉钉了,他是抢不到了……

待盛飞松把大食代绕上一圈儿,苏榛也敏锐地捕捉到他眼底的倦意。

想了想,柔声问:“旁边设了为贵客歇脚的暖阁,祖父大人若不嫌简陋,可去那里稍作休憩。”

盛飞松不禁笑了,语气似有若无地漫谈:“你这丫头,心思比针脚还细密,从冰雕戏台到房车美食,桩桩件件都透着巧思,连我都忍不住要拍手叫好。盛家能得你……是重云之福。”

提到重云,任苏榛再怎么神经大条,双颊也泛起淡淡红晕、唇角不自觉勾起一抹弧度:“祖父大人谬赞,晚辈不过出了些粗浅想法。”

话音落下,抬手将几缕被风吹散的发丝别到耳后,宽大的广袖随之滑落,盛重云送她的手绳若隐若现地露出。

盛飞松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语气忽然变得郑重:“这手绳务必珍视,是盛家每一代家主大婚送于夫人的信物。这绳一旦系上,便是生生世世的羁绊。若不是命定之人,佩戴者会被绳索反噬,唯有真心相悦者,方能得偿所愿。”

他顿了顿,目光从手绳移到苏榛脸上,“看来,重云跟你之间的缘分,远比这一世更深。”

苏榛低头望着腕间的手绳,她当然知道这“捆魂索”的重要性,她也猜到了这是跨越时空牵引有缘人的魂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