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115节(2 / 2)
弘晖忙道:“儿子愿意!”
只是:“汗玛法有旨,要他‘避府读书’,这…他能来咱们府上读书吗?”
胤禛:“是说‘避府读书’,也没说是在哪个府上读书?在咱们府上,有为父盯着,定能让他学有所成。”
卓克陀达看着胤禛的脸色,琢磨着他话语里的意思,再将视线慢慢移到还在四福晋手里的那只唇膏上面,不由大大咽了口口水。
学有所成啊……
德亨弟弟要惨了。
要不要给他报信呢?
还是不要了。
万一他真想到破题之法,岂不是就不能来他们府上了?
读书嘛,在哪里读不是读?
有她和弘晖伴着,想来德亨弟弟一定不会寂寞的,嘻嘻。
弘晖和卓克陀达结伴回自己院落,一路上,卓克陀达已经打算起是给德亨单独拨一个院落居住,还是让他和弘晖一起住,还问弘晖,要是他们住在一起,会不会觉着拥挤……
弘晖忧心道:“我总觉着阿玛面色有些不对,德亨真能来咱们府上读书吗?汗玛法会答应吗?”
卓克陀达转了转眼珠子,道:“要看阿玛怎么回禀此事了。”
弘晖见卓克陀达表情神秘,语气古怪,不由问道:“你是不是知道阿玛的心思了?好姐姐,快与我说说?”
卓克陀达忍笑在弘晖耳边说了几句,弘晖先是张大了嘴巴,后又哭笑不得,道:“我……我都习惯他在吃喝玩乐这些事情上用心了,倒是没想到这些。”
卓克陀达笑回道:“就是我,也没道理整日调弄这些脂啊粉啊的,何况是他?”
又嘱咐弘晖道:“你先别跟他说,这可是大好良机,他主意多的很,要是找了谁去求助,说不定就来不了了。”
弘晖:“来咱们府上读书还不好?他做什么会不想来?”
卓克陀达想了想,道:“我也说不太好,但总觉着,他既看重读书,也没太看重读书?对读书,有些不以为然的样子,他以前有没有跟你说过这方面的话?”
弘晖也想了想,道:“有一些,就是说一些劝我少用功,多休息,说书是读不完的,节省着精力读一辈子这样的话。”
卓克陀达笑道:“是了,他就是这样散漫的性子,他从你这里已经了解了阿玛对你读书的要求,你说他还想来吗?”
弘晖也笑了,道:“想是不情愿来的。”
卓克陀达:“所以啊,先瞒着他,等尘埃落定……”
姐弟两个对视一笑,互道告别,转身各自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康熙帝西巡结束,已经回京了,如今天气正好,在紫禁城乾清宫住着也算舒适,康熙帝就暂且没去畅春园。
康熙四十二年七月,康熙帝决定在承德建造避暑山庄作为西行行宫,接着当年冬月,又在山庄不远处圈了一处空地,打算在那个地方建造承德织造局,并在康熙四十三年二月,承德开始解冻的时候,正式下旨,建造承德织造局。
显亲王衍潢和简亲王雅尔江阿总理承德织造局建设和羊毛织造事。
如今大半年过去,承德又到了滴水成冰的节气,内务府营缮司和工部建造行宫的官员回京述职来了。
现在胤禛领着工部事,所以,这次就是他向康熙帝总体汇报避暑山庄工程进度和织造局建造等诸多事项。
挺复杂的,难得胤禛人在京城,不仅能熟练掌握承德各工程数据,更是能条理清晰的全都复述出来,康熙帝偶有细节提问,他也能回答的一丝不苟,若是有数据上的偏差,他也能掏出小本本,查证之后再谨慎回答。
主打一个严谨板正。
康熙帝听的还算满意,指出:“宁愿行宫建造缓慢一些,也要先把织造局建出来,这关系到草原的羊毛能不能尽快变成布匹,庇护更多无衣可过冬之百姓。”
胤禛回道:“有这羊毛代替部分丝、棉,想来民间布匹价格会有所下降,让更多之前买不起布的百姓用更低的价钱扯上几尺布裁衣避寒。”
康熙帝笑道:“这就是朕之所意了,行宫什么时候都能建造,但这织造局早一天建成,天下百姓就能早一步受益。”
胤禛钦佩回道:“汗阿玛如此心系天下之民,乃是天下民之福祉。”
康熙帝挥挥手,笑道:“拍马屁的话就不用说了,你将工部理的很好,承德织造局居中调度之事也交给你,务必上心。”
胤禛都应下来。
然后,就掏出一个小玩意儿给康熙帝,他要参“德公爷”一本。
康熙帝接过那个胤禛让奴才从闺女那里摸来的唇膏,奇怪问道:“那个什么德公爷是谁?朕怎么没听说过京中有这么一号人物?”
胤禛:“……就是奉恩辅国公德亨。”
是京中那些商贾大鳄们先叫起来的,然后这“德公爷”的名号就这么传开了。
康熙帝研究唇膏的手一顿,居然语气里带着点小心翼翼,问道:“他又怎么了?”
胤禛苦笑道:“就是您手里的那个小玩意儿,他在家闲着没事干,净捣鼓这些玩物丧志的东西了。”
康熙帝惊讶:“朕不是要他避府读书……”
“哦,哦,朕想起来了,他没先生。”
胤禛点头,但道:“儿子觉着这不关他有没有先生的事儿,是他父叶勤,根本就管束不了他,让他在家为所欲为,玩乐度日。”
康熙帝点点头,认同道:“那样的孩子,若不能让他心服口服,一般人的确管不住他。这东西怎么玩儿?”
胤禛给康熙帝演示了一下唇膏的用法,康熙帝用这朱红色的唇膏在一张宣旨上描绘了一朵梅花,笑道:“幽香扑鼻,定会受贵夫人们喜欢,若是放胭脂铺子里,一定能卖上好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