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131节(1 / 2)
胤禟和胤礻我、胤禵几个小的差点笑出声来,这个老大,真的是,太过不学无术了。
胤禔见弟弟们或忍笑或明笑神情各异,知道他们都在笑话自己,戾气上涌,喝道:“老八……”
“保清。”
胤禔看到了康熙帝眼中的警告,只好咽下了出口的话语。
康熙帝问胤禩道:“简王妃怎么了?”
胤禩低头恭敬回道:“儿臣听说,简王妃听到德隆幽禁宗人府的圣旨后,当即闭气晕厥过去,如今还卧床不起,似是……病入膏肓了。”
胤祉不乐道:“这个简王妃,难道生了怨怼之情不成?”
胤禩忙道:“倒不是心生怨怼,而是想到德隆以前侍奉双亲至孝,又因为保护弟弟深受重伤,却被幽禁在宗人府,缺医少药,不得医治,作为母亲,却无能为力,焦心抑郁而已。”
“要儿子说,德隆为人子十三载,简王妃以为德隆侍母以孝,待弟以悌,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觉着他不该有此下场,所以心中郁郁不得解,以至于卧床不起,实则糊涂至极。”
康熙帝:“她怎么糊涂了?”
胤禩:“朱子言:如欲为孝,则当知所以为孝之道。德隆只知温凊之节之小道,不知敬上事君之大道,实为大不孝,似这样的道理,儿臣与雅尔江阿等男子得知其理,是以认为汗阿玛处置德隆乃是公理,但简王妃乃是一介女流,她……唉,她只能听夫君之劝不怨不怼,但母爱子之情,却是难以割舍的。”
“儿子方才听了朱子之孝,一时感慨德隆如今之处境,一时又感慨简王妃如今之形状,不知做何表情,只能以忧愁之态示人了。”
“汗阿玛见罪。”
听了这一番孝与不孝的话,康熙帝不置可否,问儿子们:“你们觉着简王妃糊涂吗?”
胤祉当先道:“八阿哥也说了,汗阿玛处置的对,雅尔江阿本人也认了,那个简王妃,不过是愚妇想不开罢了,汗阿玛不用理她。”
其他皇子都一言难尽的看着胤祉:老三啊,你难道没有亲额娘吗?
居然说简王妃是愚妇,那可是汗阿玛亲自指婚铁帽子王的王妃,可不是那等乡间没见识的野女人。
康熙帝:“……胤禛,你说呢?”
胤禛:“……舐犊情深,倒也可怜。”
胤祺:“德隆累得母亲如此,实为大不孝。”没说简王妃如何。
胤祐接口道:“那个德隆不是被蒙蔽冤枉的?他也才十三岁吧?成没成人尚未可知,且,在那些读书人面前,就是咱们这样的皇阿哥,也不免被他们蛊惑引诱呢,德隆还能捡回一条命来,已经不容易了。”
胤禟同意胤禩的话:“简王妃糊涂,德隆也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要不是德隆没事弄那什么……”
“咳咳。”胤禩似是站在风口被风吹着了,掩唇轻咳了两声。
胤禟被打断,也就不再说了。
到了胤礻我,他挠挠后脑勺,憨憨道:“要是儿子额娘还在,儿子一定会守在她身边,一滴眼泪都舍不得不让她掉的。”
这话实在,引得康熙帝一笑,笑完,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已故温僖贵妃,又是怅然一叹。
胤祥也是生母已逝,听见胤礻我的话,看了他一眼,垂眸不知道在想什么。
康熙帝又问了剩下的儿子的意见,每一个儿子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就连最小的胤禄都抽噎道:“简王妃太可怜了。”
惹的胤禛看了他好几眼。
虽然每一个意见都不同,但角度各异,言语中肯,颇有借鉴之处。
虽然康熙帝最终也没有说德隆怎么样,简王妃怎么样,但康熙帝却是认同德隆的孝悌之义的,所以,他允许简王妃每月逢十去宗人府看望德隆一次,也嘱咐了现在掌管宗人府的胤祹,给德隆请太医诊治,莫要耽误了他的性命。
胤祹不着痕迹的看了胤禩一眼,都答应下来。
什么缺医少药,老八这是瞎胡沁呢,哼!
至此,事情基本告一段落了,康熙帝允许简王妃去探望儿子,不仅是给简王妃,也给以为这辈子就待在宗人府出不去的德隆一针强心剂,让他的身体快速好转起来。
不过,相比于德隆身体一日比一日的好转,保绶却是在九月份的某一天死在了宗人府。
保泰痛不欲生,亲手来给弟弟穿衣服,然后等着康熙帝的示下。
康熙帝没有夺保绶的国公爵位,也没有多余的苛责话,只让保泰带保绶回府,以国公礼安葬。
保绶以这样的结局收场,算是康熙帝念及裕亲王福全的兄弟情了。
等到了十月份皇太后的生辰,虽然与往年一样没有大办,但康熙帝下旨让宗亲贵胄们入宫给皇太后贺寿,让皇太后见见亲戚小辈们热闹热闹。
因为期间皇太后问了一句:“今年怎么没见简王府的小子?”
康熙帝不欲老太太担心,便道:“朕听说他练习骑射从马上摔了下来,摔伤了背,如今正在调养呢。”
皇太后立即嘱咐雅尔江阿和简王妃道:“骑马摔下来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好好儿请几个太医去你们府里,让给好好医治,想来等元旦节的时候就能好全,进宫来参加元旦大宴了。”
雅尔江阿哪儿还敢看康熙帝的脸色啊,他谁的脸色都不敢看,当即和简王妃一起磕头领命。
就这么着,德隆因着皇太后的一句话,被康熙帝遣送回府养伤去了。
康熙帝跟雅尔江阿说了:“要是太后在元旦节见不着他的面儿,就让他再回宗人府住着去吧。”
雅尔江阿涕泪横流,再叩首以谢圣恩。
这么多儿孙在场,皇太后怎么就记起德隆来了?
康熙帝是因为皇太后一句话就改变主意的帝王吗?
当然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