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209节(2 / 2)

徐潮笑道:“人的脾性不一样,处事手段自是不一样的。”

德亨看他笑呵呵一副乐天知命的样子,不由凑到他耳边,好奇问道:“您就没有一点意难平?”

徐潮:“什么难平?老夫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又何来意难平?”

德亨惊讶了:“我之前看你心系天下心系朝廷的样子,还以为你离了户部,报复不得施展,会心下郁结难解呢。”

徐潮捋了捋胡须,问道:“那您知道,为何吏部会排头部,被称为六部之首吗?”

德亨:“因为吏部负责简拔、考核天下官员,为朝政首要之职,担负重责,是以又被称为天官。”

徐潮点头,又自嘲道:“凭老夫一人能成什么事儿,若是能为朝廷多选拔几位良才,老夫此生无憾矣。”

德亨:……

好吧,老头子志向向来高远又坚定,倒是他想多了。

从吏部离开,德亨又去了礼部,礼部汉尚书李振裕打开折子看了一眼,对部员道:“皇上圈定了十公主的封号,是为‘敦恪’两字,公主宝印和金册该准备起来了……”

德亨出了礼部的大门,看天色还早,抬脚就去了礼部后面的太医院。

没见到赵香艾,他遇到了当阿浑。

当阿浑回京之后就补了钦天监的差事,钦天监算是个清水衙门,但当阿浑喜气洋洋的,整个人看着跟以前都不一样了。

要当阿浑自己说,他都马上奔四的人了,军队这口饭已经吃不动了,钦天监是清水衙门,但养老也足够了。

有多大本事端多大的碗,他就一普通旗人,足够了。

当阿浑替兄长当阿赖报喜:“我哥又娶了一房姨太太,前儿添了个闺女,喜的跟什么似的,真真是爱若珍宝了。后儿要摆宴,家里老太爷老太太太太都劝他去您府上磕头,好歹道个喜气,他非说寒碜了您,不肯去。

我也说了,您是个及其和气的阿哥,不在意这个的,又是邻居,有着老情儿在呢。

他说:就是因着是老邻居,才要更尊重一些,不能是个红的白的就去告诉您。若还是以前做邻居的时候,抬脚就到的事儿,两家都无需在意。如今您高门大户的,宰相门前七品官儿,怕进不了您的门儿就给挡回来了,他臊了脸不说,您知道了,更会徒惹您不快,倒不如不去,省了这许多的麻烦……”

德亨听了这话就笑了,道:“他去老宅送帖子,定是能进去门的,都认识他,也没人会挡他。”

当阿浑赔笑道:“奴才也是这样跟他说的,他才松了口,但也只说是等进(内)城的时候当面找陶二老爷去说,要是专为这事儿再下个帖子,好像真当成个事儿一般,府上门房定会报给国公夫人知道,少不得要派人来赏赐、添礼,越发劳烦了,这本非他意……”

德亨:“你现在说与我知道了,我这份礼少不得要随上了。”

当阿浑就嘿嘿的笑,道:“咱们不贪图您的赏赐,就是想跟您说说话儿,觉着亲热不是?”

德亨笑道:“以后日子长着呢,不急在这一时半刻的,定了正日子你让你哥派个人去我老宅上说一声,到时候陶二爹会带着我的随礼一起过去贺喜。”

当阿浑立即行了个千儿礼,躬身陪送,直到德亨的身影看不到了才回了钦天监衙门。

钦天监衙门里的吏员们早就等着他了,忙问他怎么跟德公爷认识的,看人家和颜悦色的,你们定是熟的云云。

当阿浑一一回复了,认为自己甫一来钦天监,算是扎下第一个脚印儿了。

第142章

进了午门右手边, 就是内阁,德亨去内阁公署交完差,画押后, 就离开了。

接下来他有五天的休息时间。

内阁官员们对德亨还算热情,将他送出了内阁小门。

内阁的老爷们,他们有的是科举考上来的翰林院学士,有的是通过八旗满考考上来的笔贴式, 大家都算是摇笔杆子的,性子上,也就都修炼的文雅些。

当脾气上,也都清高些,轻易不会和哪个王公贵族走的太近。

尤其是御前侍卫。

他们对德亨,属实算是客气友好了。

在协和门前,德亨和白晋、利圣学两个传教士走了个对面。

利圣学从头到脚一水儿的大清官员装扮,一身石青色官袍被他穿的笔挺阔气, 一头半长头发披散在肩上, 而不是和其他清朝男人一样,扎起来。

德亨在他头发上多看了一眼, 每次见面,德亨都觉着利圣学的头发有了明显的变化,原本初认识时一头褐色的半长发,如今已经变浅,在向灰白转变,说不定再过上十年八年的, 他会有一头圣诞老人那样银白色的头发。

见到利圣学, 德亨先打招呼:“老师, 日安。”

见到德亨, 利圣学也很高兴,他热情的跟德亨道日安,然后对白晋和德亨两人道:“你们应该都认识,不用我多做介绍了。”

白晋是个五十多岁毛发浓密的法国老头儿,相比于利圣学一头灰发披散在肩头,他的头发则是全部后梳,然后在脑后编成辫子,用红绳系上。

只从背面看,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位法国传教士。

德亨点头笑道:“白先生可与帝师媲美,大名鼎鼎,我自是听说过的。”

白晋来华已经三十年了,他是被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选派的第一批六名来华耶稣会士之一,来京后,经过康熙帝的考察,他与张诚一起,接替了当时已至暮年的比利时教士南怀仁钦天监监正的职位,同时向康熙帝传授西方天文学和数学、几何学、哲学、人体解剖学等西方学科。

三十年前,康熙帝正值青壮年,是人一生中精力最丰盛头脑最灵活的年纪,可以说,康熙帝学习的西方学问基本上都是那个时候跟白晋和张诚学成的。

所以德亨客气的称他一声帝师。

德亨还知道,在康熙帝时,白晋和张诚用满文做了教案,后来他们将数学和几何学的满文讲稿整理成册,并翻译成了汉文,由康熙亲自审定作序,籍册而成了后世鼎鼎有名的《几何原本》和《数理精蕴》。

可惜,这两本书成书之后就被康熙帝束之高阁,除了皇子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被拿出来当教案之外,就不被外人所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