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222节(2 / 2)
穷苦人家,哪里会舍得放开了肚皮吃盐、油和糖,这位主儿反着来,唯恐吃进嘴里的盐多了油多了糖多了,可不是贵人吗?
打小儿不缺的才不会想呢。
走去澹宁居的路上,德亨道:“你到底想说什么,再不说,到了皇上跟前可就没机会说了。”
阿尔松阿:“……昨天我看到你去泰和茶楼了。”
德亨惊讶:“我没看到你。你怎么不来和我打招呼?”
阿尔松阿:“你又没看到我,我做什么要去打招呼?”
德亨:“……你说话真不客气,不行,我好伤心,我以为我们已经是朋友了。”
阿尔松阿笑了一下,然后又抿住嘴,解释道:“我在街对面呢,怎么打招呼?”
又道:“我看你们跟那个俄罗斯人言笑晏晏的,也不好去打扰。”
德亨笑道:“那你可是吃亏了,我们在跟伊凡学习俄罗斯语呢,他教我们发音,trrr……这个叫弹舌音,可难了,我学了好久才学会的。”
德亨揉了揉腮帮子,现在都觉着还在隐隐作痛。昨天他战斗了一晚上,终于找到了弹舌的技巧,学会了。
过程可真是太痛苦了。
阿尔松阿被他这一长串的“滋”声给吓了一跳,嘴唇张张合合的,才给了一句评价:“怪里怪气的,跟狼叫一般。”
德亨不服:“狼不这么叫吧?我又不是没听过狼叫?”南海子里可是养了狼群的,住帐篷时半夜他没少听狼叫唤。
“德侍卫、松阿侍卫,您来当差了?”梁九功笑着招呼道。
德亨和阿尔松阿见礼:“梁谙达。”
他跟阿尔松阿都是十来岁的少年,从敬老这一方面来说,也要叫梁九功一声谙达的。
梁九功看了德亨一眼,笑道:“皇上一会子就要召见大臣了,您两位快去当差吧。”
德亨和阿尔松阿两个忙谢过梁九功提醒,从穿堂小门入了澹宁居。
康熙帝戴着眼镜,在一本一本的翻看奏折,速度很快,翻出来的那些就是一会要见的大臣要谈的政务了。
两人跪地请安。
康熙帝瞥了一眼,随意道:“来了?今儿怎么是你们两个当差?”
阿尔松阿:“回皇上,班次排到我俩了。”
康熙帝:“嘴上没毛,办事不劳,去叫赵昌来。”
魏珠应声去叫人了。
魏珠走了,梁九功那会子明显是去办事,也没跟进来,一时间,这间屋子里就只有康熙帝和德亨、阿尔松阿三个了。
德亨很想问一问,师傅赵昌来了,他们就有三个人当差了,是不是可以走一个了?
但他没问出口,好像他贪图安逸,不乐意来皇帝跟前当差似的。
康熙帝轻咳一声,德亨见阿尔松阿无动于衷,就上前端起放在一旁小案几上的茶碗,掀盖儿看一下,是残茶,碧螺春。
德亨拿着茶碗去了隔壁小间,将茶碗里的残茶倒进木桶里,见一旁的茶桌之上有紫砂壶,摸了摸,热的,颠了颠,里面有水,应是之前梁九功泡好的茶。
德亨将紫砂壶里的茶倒进茶碗里,清香四溢,茶汤清绿,正是泡的恰到好处的碧螺春。
德亨倒茶七分满,端着茶碗出来,放到康熙帝手边,道:“皇上,请用茶。”
阿尔松阿:……
阿尔松阿低下头去,他来当差,家中长辈再三告诫,该做的做,不该做的,千万不要多嘴多手多事儿。
皇上入口的东西,是能随意碰触的吗?
康熙帝扔下折子,接过茶碗,喝了一口,道:“梁九功的泡茶功夫越发炉火纯青了。”
德亨笑笑,没说什么,退后,站好。
阿尔松阿:……
看来,长辈们的话也不尽然。
康熙帝倚着靠背喝了两口茶,歇了两息,直起腰身,德亨及时上前,接过他手里的茶碗,放到了之前的小案几上。
康熙帝继续翻看折子,德亨回到原位置站好。
康熙帝翻看着抽出来的奏折,排了一下顺序,道:“收起来吧。”
德亨碰了碰阿尔松阿的手,阿尔松阿上前,手伸向了抽出来的那几个奏折,德亨用气音轻轻“呵”了一声,阿尔松阿的手转了个方向,将那堆稍显凌乱的奏折理好,然后收在御案旁的小箱子里。
不是阿尔松阿没眼色,不机灵,实在是康熙帝这话说的太含糊,模棱两可的。
你命令下达不清楚,要别人怎么迎合伺候你?
康熙帝起身,伸出手来,道:“德亨,陪朕走走。”
德亨上前,伸出手腕让他扶着,朝屋外走去。
得了,他成大boss身边贴身伺候的小太监了。
屋外太阳已经起来了,德亨问道:“皇上,要不要摆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