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238节(1 / 2)
当然,这是马奇另一种形式的“何不食肉糜”,在此不多做辩证。
但一些汉人顶着“读书人”的身份就自以为高一等、且凭此目光短浅好逸恶劳不肯吃苦只肯吃女人胭脂的劣习确实是广大存在着的。
当年组建去尼布楚谈判的使团时也如现在一样。
马奇竭力说服康熙帝将一直被排斥在权利中心之外汉人加入使团,结果呢,被康熙帝点名的两位汉人朝臣,吓的纷纷抱病请假,气的当时为御史大夫的马奇将他们参回了老家,朝廷汉臣们更是被康熙帝在大朝议上好一顿冷嘲热讽,说他们“上不得高台面”。
德亨现在只听着,都觉着丢脸至极。
虽然丢脸,但那两个狗屁汉人文臣不能代表所有人,德亨是一定要让汉人参加此次出使的,他道:“去问问席文毓,他认识的同学多,让他去游说,使团当中必须要有汉人。”
鄂伦岱不解:“为什么,要我说,他们不去正好,本事没几个,叽叽歪歪的事儿忒多。”
德亨:“相反的,耍阴谋诡计他们是一把好手,同在异国他乡,我们都是东方人,是天然的共同体,需要团结互助才能在异乡生存。使团中需要这样的人辅助,可以规避许多陷阱。”
鄂伦岱砸了砸舌,得承认,德亨说的没错。
马奇道:“席文毓倒是想去,他提了,但皇上没允,要他去联络汉人倒是不失一个法子,不过,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吧。”
德亨突然想起来,问道:“大牢里是不是还关着许多汉人文官?”
因文字狱获罪的汉人啊,还有贪官污吏啊,被陷害获罪的啊……锁牢里多浪费,发配俄罗斯去多好。
鄂伦岱几人面面相觑,阿灵阿道:“您是说,让他们随使团出使?”
德亨点头:“不行吗?我觉着宁古塔他们能去的,俄罗斯也能去的吧?”
马奇笑道:“这个想法,够刁钻啊。”
发配去俄罗斯,亏他想的出来。
德亨:我就当你夸我了。
德亨再道:“除了使团和内务府皇商,咱们再广撒消息,争取让民间商队都知道,去与不去,都凭自愿。”
民间商队就都是汉人了。
德亨从来不歧视商人,相反,商人的头脑才灵活,接受度才高呢。
阿灵阿道:“伊凡他们这就要离开了,再通知民间商队是不是来不及了?”
马奇笑道:“无妨,咱们只要将消息放出去,允许他们跟随使团去俄罗斯做生意,要不要去,能不能跟上,全凭他们自己。”
鄂伦岱和阿灵阿点头,都道:“这些贩商无孔不入,这天下,就没有他们去不了的地方。”
德亨也道:“承德、山西、陕西俄罗斯商队路过的地方都会有商团,并不怕他们跟不上。”
说完使团成员,德亨又问:“正使定下来了吗?”
鄂伦岱顿了一下,道:“裕亲王保泰毛遂自荐,但皇上还没允许。”
德亨惊了一下,道:“他怎么了?”
鄂伦岱也惊讶:“您为什么这么问?”
德亨:“……他有什么想不开的,居然要去出使俄罗斯?”
鄂伦岱笑道:“原来,您也认为,这不是一个好差事啊。”
阿灵阿和马奇都笑了起来。
鄂伦岱说的很对,从始至终,从俄罗斯商队来京贸易这一件小事发展到他们大清组建使团出使俄罗斯这样一件需要载入国家大事档里的大事,都是德亨在积极的推动。
像是马奇和阿灵阿等都以为,德亨觉着出使俄罗斯是一件建功立业或者是一件轻松且享荣耀的事情。
原来他也知道,去到远隔万里的异国他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算不上一件好事。
德亨嘟囔:“我又不傻。”
大家笑了一回,阿灵阿道:“裕亲王欲过继一子延续辅国公保绶的香火,宗人府按例上奏,被皇上给否了。”
说到保绶,德亨眉头一皱,复又松开,叹道:“他是想领差建功,再提过继的事情?”
鄂伦岱叹道:“应该是这样,就看皇上答不答应了。”
德亨:“可是,保泰也只有两幼子,他要是出个好歹,裕亲王这一脉……”
马奇道:“皇上就是用这话否的裕亲王。”
阿灵阿道:“皇上是在为裕亲王一脉考虑,保泰要是坚持,可就太不识好歹了。”
这话引得德亨侧目他。
马奇笑道:“松阿侍卫也请旨出使,结果被他老子给拎回家抽了一顿,听说现在还躺床上下不来地?”
德亨惊呼:“阿尔松阿受伤了?!”
鄂伦岱嘿嘿的笑,阿灵阿白了马奇一眼,恨声道:“裕亲王好歹还有两个种,他小子连媳妇都没一个,就想着插翅膀飞了,老子抽不死他!”
德亨不赞同道:“阿尔松阿又不是不听劝的人,你说道理就行了,怎么能动手呢?你没把他打坏吧?我可跟你说,你把他打坏了我可不依。”
阿灵阿噎了一下,梗着脖子没好气道:“老子就抽了他皮带,还被他给躲开了,也不知道跟谁学的,他以前可不这样的。”
说着,还用眼角余光扫着某人。
德亨哼哼:“那是他长脑子了,学聪明了,你该赏他才是。”又问鄂伦岱:“除了保泰,就没有其他人可选了吗,副使呢,副使和很重要的。”
鄂伦岱道:“我拟了几个人,你们也帮我挑一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