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340节(1 / 2)
堂官一步三回头的走了,出门前给牢头使个眼色,让他仔细看着、听着,德亨都问了些什么。
德亨和陶牛牛合力将桌子凳子拉到郑尽心牢房前,让阿尔松阿坐下做笔录,他自己也坐下,陶牛牛和芳冰一左一右站在他身后,持刀护卫。
德亨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有些遗憾,应该带包瓜子进来的。
呷口茶,哟,这刑部牢房茶壶茶碗看着不怎么样,茶叶上待遇都赶上内阁了,上品武夷岩茶,喝着正经不错。
外头动静,郑尽心都听着呢。
听着是德亨支开了人,还搬来了桌子椅子,倒水,喝茶……
郑尽心睁开了眼睛,虽然仍旧看不清,但门口人好整以暇的态度,他是感受到了。
个细路仔,有恃无恐,哼。
等德亨喝了会子茶,还没想好接下来从何问起呢,就听郑尽心开口道:“给老子也喝口。”
声音干涩中带着渴望。
这茶香,是福建特有的贡茶乌龙茶,自从被捕,他就再没喝到过了,怪想的。
德亨:“既有所求,是不是说话客气些?我老子一个正乘着龙舟带着王公大臣们巡视京畿,一个在畅春园坐镇百官,一个在国公府斗蛐蛐儿,你是我哪个老子?”
这话说的,惹的阿尔松阿都忍不住看了德亨好几眼。
郑尽心也无语了一瞬,问道:“你是谁?那个清□□你叫德公爷,你有爵位?还至少是个国公?”
德亨:“本公爱新觉罗姓,具体是谁,等你出来就知道了。”
郑尽心:“……我还能出去?”
德亨:“我问你,你有没有屠杀无辜百姓。”
郑尽心:“老子……”
德亨:“嗯?”
郑尽心:“……我郑大王刀下无冤鬼。”
德亨:“暂且相信你说的是真的。那么,你是怎么被抓到的?听说你手下有一百多号人呢,还在海上,我朝无海军,不能出外海,你是怎么落网的?”
郑尽心:“……你既是官府,难道不知道我是怎么被抓的?”
德亨:“我没看那些花里胡哨的折子,谁知道说的是真是假,我想亲耳听你说一说。呶,这是茶,咱们边喝边说。”
德亨连手带茶杯伸进了牢房内。
“主子,我来吧。”陶牛牛上前不放心道。
德亨:“不用。怎么,不敢接?”
郑尽心看着那只在黑暗中白皙柔嫩到放光的手,良久,没动一下。
他从未见过这样好看的手。
牢门对面的,不会是个女人吧?
见他不接,德亨“啧”了一声,将茶杯收回,失望道:“你不会是害怕了?我可没下毒。”
郑尽心:……
“你来找我,到底有何目的,何不直接言明。”
爱新觉罗是大清国姓,眼前人听声音、看手都嫩的出奇,不像是朝廷能派出来的官员,这背后到底有何阴谋?
德亨随口道:“朝廷在议开海运之事,我来问问你……”
“你说什么?!”郑尽心嚯的一下起身,带动的身上锁链哗啦啦的响动,惊的其他看守狱吏们都拔刀出鞘,戒备的看着起身的郑尽心。
第231章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航海的?
谁都说不清楚, 往上溯源,也不知道具体溯源到什么时候。
就目前来说,能找到最早的, 可能有个明确历史记录的,有个箕子朝鲜。
说是商周大战,商朝输了,周朝赢了。
商朝有一个王子, 叫做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不甘受周王朝统治,于是先是率残部一路逃到山东蓬莱,然后伐木造船,漂洋过海来到朝鲜半岛,统治了朝鲜半岛上的原住民,建国, 就是箕子朝鲜。
原本朝鲜半岛上的原住民, 也有不甘被箕子统治的,就乘舟, 一路漂洋过海去到日本岛讨生活,然后和日本岛当地土著融合,成为早期日本人人种之一。
这应该算是史前航海了,完成了文明和种族的交流。
再近一点的,有史料记载的,春秋战国时候, 秦朝统一六国, 越人、鲁国、燕国这些沿海国家, 为躲避战乱, 百姓漂洋过海去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岛,比比皆是。还有说,现在日本人的语言,日语语法,就是从越人那里传下来的。
再往下,秦始皇命徐福乘舟去海外求取仙丹,有说是去日本的,有说是去台湾的,不管是去到哪里,人家乘坐大船出海这一点是没错的。
汉朝没听说有谁出海的,但到了唐朝,大家就都知道了,日本遣唐使,一波一波的大唐人、日本人来往于大海两岸之间,海上航行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到了宋朝,更不用说了,中国的航海技术已经趋近成熟。商人们在山东密州(青岛)、浙江泉州、福建福州等这些地方建设海港,和东南亚地区小国、岛国等做生意。
中国的先进农耕技术、丝绸、瓷器在东南亚供不应求,东南亚的香料、木材、珍珠、珊瑚、犀牛角等海珍也在宋朝贵族之间千金难求。
宋朝皇帝,大家都知道,是个爱雅致享受的,在此不多说。宋朝朝廷为了获得东南亚等海外海珍,在广州、泉州、明州(宁波)、密州(青岛)等地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港口贸易,征收关税,最后,直接催生出来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