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370节(2 / 2)
但要小心,不要炸到自己,因为,不稳定。
行船算是很稳定的运输方式了,所以,德亨有一条船,上面装的全是这种手榴弹。
虾夷土著人首领奉上了金砂,那没的说的,孙茂卖给他足足五十个土手榴弹和一百个铁箭头。
孙茂让人示范了土手榴弹的用法,那闷闷的爆炸声、大地的震颤和炸毁的岩石,吓的虾夷土著人抱头跪地瑟瑟发抖,就在这些虾夷土著人的“跪拜”中,德亨不再停留,登船,升帆,乘着西北风,向着福山而去。
西北风足够强劲,下午,德亨一行就到达了福山海域。
福山这边,果然要比稚内繁华多了,但这所谓的繁华,也只是来做买卖的船多了些。
而且,似乎,都是一些载量不大的小船?
德亨疑惑:“船怎么都不大?都是做什么买卖的?”
孙茂觑了德亨一眼,道:“都是江浙地方的一些渔民,运粮来此,换一些金银铜铁和木材,贩运到内陆倒卖。”
德亨:……
好家伙,倒卖粮食的亲眼见到了。
在康熙帝身边做御前侍卫的时候,德亨不止一次的听到□□/越四地的总督、巡抚奏报,说是有沿海民间小商贾私运粮食出海贩卖,然后朝堂上就是一通辩论,请求康熙帝关禁海关。
最后,康熙帝下旨,若是百姓载粮不超过五十石,无需查抄,若是超过五十石的,贩卖者论罪,粮食抄没入官。
那个时候,德亨以为这些民间小商贾是将粮食卖到琉球、吕宋等东南亚一些岛屿上去了。因为有些岛屿,都是火山岛,没有产粮的条件,相反,却产一些香料、槟榔等经济作物。
小商贾们可以将这些经济作为贩卖的内陆,赚一笔。
却原来,还有人将粮食贩卖的福山这样远的地方吗?
德亨道:“能不能截胡?与其卖给福山藩,不如卖给我们。”
孙茂四处看了下,道:“公子若有意,我等可分两头行事。公子带人去和福山地头蛇会会,我派人去截胡那些小粮船,如何?”
德亨点头:“最好不过。”
第254章
因为德亨的船队实在庞大, 一看就是大商贾,所以,理所当然的, 德亨的船一靠岸,就有福山港的负责人来查看情况。
福山港是天然海港,德亨所在最大船只,可以成功靠岸。德亨所在船只, 蛮横挤开了其他不如他的小船,宣誓自己的霸道后,直接和港口对接,停靠。
众星拱月之下,德亨非常有范儿的登场。
目的就是震慑住在场所有人。
福山太郎看着德亨这身装扮,这身派头,心下咯噔一跳,以为是来砸场子的。
这个时候的日本, 还是弱小的岛国, 对隔壁的大陆,已经持续保持了上千年的敬畏和谦卑, 虽然对面已经改朝换代,被北方鞑子统治,但千年余威,还是让他们不敢肆意妄为。
对面的百姓,虽然剃了古怪的头皮,穿上不伦不类的服饰, 但一如既往的豪气冲天, 总能在任何方面都压他们一头。
德亨这一看就是大家族小公子的气派, 说不定还是下一任继承人?让福山太郎一个照面, 心气上就先弱了三分。
他只是福山藩主手下的一个小头目,因为姐姐做了藩主的一个小妾,才做了福山港一个小小负责人,面对德亨,他一面快速上报,一面小心接待。
先探清虚实再说。
福山太郎叽哩哇啦说了一大通,德亨身边一个叫张先的给德亨做翻译:“福山太郎,是这个码头的管事,也是福山商会的委员之一,他向您问好,然后请问您的名号。”
德亨:“告诉他,我叫陈家骆,福建福州陈氏。”福州确实有一个陈氏,还是很大的官宦家族,子弟中有做官,有经商,有耕读不问俗世的……同时,也还有很多姓陈的平民。
德亨说自己是福州陈氏,叫陈家骆,很寻常。
别人怎么想他,关他何事。
德亨就说了一句话,张先却是叽哩哇啦的说了很长一段话,德亨都不知道张先是怎么介绍他的。
张先怎么介绍的?
当然是向大官宦大世家陈氏上靠啦,看咱们公子的派头,说是陈氏下一任族长都有人信吧?
总之,听了张先的介绍后,福山太郎表现的更恭敬了。
福山太郎请德亨移步关所下榻,德亨无可无可不可的跟着他走了。
等到了关所,德亨没有进去,而是先让随行的侍从们将里面布置了一番,全部换上他们自己随身携带的东西后才踏入。
这种装逼方式,是德亨自己提出来的。不得不说,电视剧看多了,至少在装逼方面,还是有些用处的。
他是来钓鱼的。
他已经给了虾夷岛土著人武器了,如果他们能合力将福山藩给搞掉最好。他投财,麻痹福山当局,虾夷土著人投入武力,起义、造反、革命,都行,如果他们能配合默契,简直是皆大欢喜。
可惜,德亨也只能白日做梦想想了,他跟虾夷岛土著人只接触了一次,没什么默契,除了先立好自己狂妄尊贵又富的流油的人设,其他的都要从长计议。
德亨的钓鱼方式,就是竭力展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富贵,关键在后面一个“贵”字上面。
德亨相信,福山藩主是有眼力,看得出来他所用的独特之处的。
福山和吉林、也就是船厂,差不多在同一纬度上,虽然福山是海洋性气候,温度要比船厂温度高上那么三四度,但毕竟是在高纬度,昼夜温差还是有的。
九月初的福山,晚上,可以盖棉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