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417节(2 / 2)

陶牛牛先皱眉道:“江浙那些商总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他们和当地、京中官员多有牵扯,您对那些蠹虫不假辞色,他们也对您垄断海贸多有微词,还多次在朝堂上参您,这次您亲自去,会不会……”

他们会不会不鸟你?

德亨叹气:“形势不等人,这么多年,我一次也没去过江浙,就是不想和他们直接对上,以免弄的不好看,现在,也是时候去会一会他们了。”

德亨在江浙布局最深,但他一次都没去过,也是够神奇的。

既然德亨已经有了打算,周达龙和刘云领命,去筹备缅甸之行了。

首先,他们得趁着还和德亨在一起,将行动计划书写出来,拿去让德亨参谋修改一番,以后行事也方便。

等两人走了,书房里只剩下陶牛牛和德亨两个。

德亨在纸上写写画画,列出江浙士农工商各行首的名字以及势力图,陶牛牛就在地上走来走去,不住的转圈子。

良久,陶牛牛忍不住问德亨道:“主子,您觉着,只靠庙屯和恰克图两千火枪兵,能拿下准噶尔吗?”

德亨看了他一眼,道:“当然不能,你想什么呢。”

陶牛牛:“就是啊,根本就不能!那十四贝子提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两千人能做什么?

他怎么就只要了两千人呢?

德亨:“……那你觉着,他的目的是什么?”

陶牛牛:“我觉着,他没怀好意,他想先看看咱们的军队和火枪如何,如果得他的意,他就会向皇上请命,将您手里所有军队和火枪都调去甘州,一举拿下准噶尔。”

德亨冷笑:“他不会有那个机会的。”

他手下的军队只忠于他,胤禵恐怕用不顺手,德亨更倾向于胤禵想向他要火枪。

毕竟,火枪是死的,是工具,只要拿到的人稍加训练就能使用。

而胤禵是不缺兵和马的,青海、蒙古绿营兵随他调用,康熙帝自己说的。

陶牛牛:“……您的意思是?”

德亨:“先别管这些了,调兵没有那么容易的,一两个月都是快的,我们还是先等皇上的圣旨,看圣旨上怎么说。”

陶牛牛点头,然后小心翼翼问道:“您不担心弘晖大阿哥那里吗?”

德亨淡淡道:“弘晖不是小孩子了,他会保护好自己的。”

陶牛牛觑着德亨的脸色,也笃定道:“月兰郡主也在准噶尔呢,显亲王在q海也有人手,他们都不会让弘晖大阿哥有事儿的。”

德亨猛地将手里的笔摔了出去,拳头重重捶向桌子,问陶牛牛道:“我是不是让他们觉着很好欺负?!”

胤禵凭什么以为可以用弘晖来拿捏他。

陶牛牛被他这突然的暴怒给吓了一大跳,捶桌子的轰然巨响也让在外头守门的芳冰吓了一跳,忙推门进来查看,待看到门后墙上的墨点子和在地上滚来滚去的毛笔,以及德亨双臂撑着书桌难看到发青的面色,咽了口口水,带上门,出去继续守门去了。

陶牛牛:“……您很久没回京了,京中人可能都已经忘了您了。”

第286章

德亨这些年不回京, 是他自己抗拒回京,他不喜欢紫禁城的腐朽和京城街道上八旗子弟骄奢淫逸霸道蛮横的嘴脸,他从心里抗拒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也是他不敢回京, 他怕自己回京后,被康熙帝一句话就给留下,然后京外势力被其他人接手,自己却再也出不了京了。

曾经翱翔过天空的雄鹰, 是拒绝成为笼中鸟的,若果真被禁留在京城,德亨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来。

就算是现在,就算知道明年就是龙驭宾天、改朝换代之年,德亨都打算好了,除非康熙帝或者胤禛亲下圣旨召他回去,否则,他就一直在外, 不回京。

任地方官的官员, 每到年尾年中时候,都要向京里送炭敬、冰敬, 就是提醒京中师友、上司、同僚们,某某地方,还有一个你们的故友、下属、同侪呢。

咱们常联系,你们可不要忘了我呀,有什么好事情,也要多想着我呀。

德亨不回京, 除了康熙帝和胤禛、衍潢等亲友从来不结交他人的坏处, 就是逐渐淡出他人视线, 成为无关紧要的边缘人。

以及, 随时成为可以被夺帅的棋子。

对此,德亨也是左右为难,既不想违背自己心意去和多余的人结交,又不想受到别人的攻讦和打压,这世间,又哪里有那么多的好事都被他一个人占了的?

多想无益,见招拆招吧。

果然,没等两天,康熙帝的圣旨就到了,圣旨很简单,就是要德亨的虎符,让直接交给传圣旨的御前侍卫,这位御前侍卫会拿着虎符直接去庙屯和恰克图调兵。

没错,恰克图驻兵的虎符也在德亨手中,恪靖公主额驸柏海儿湖将军敦多布多尔济亲自向康熙帝请旨,然后派人送去给德亨的。

连虎符都被要走,显然不止是调一千两千人这么简单。

德亨恭敬接了圣旨,让陶牛牛去安排招待天使,自己和赵拙言叙话。

赵拙言可是热坏了,据他自己所说,要是早知道德亨在屯门关,而不是在福山港,他来的会更快。

德亨好奇问道:“怎么是你来的?”

传旨这一支队伍,有御前侍卫,有礼部之人,也有内务府的郎官,还有笔贴式,赵拙言看似是多余的。

太监好像是代表皇上来的,但代表皇上的有御前侍卫,用不着太监。

赵拙言是赵昌的徒弟,也是义子,如今也是乾清宫副总管了,跑腿这样的活儿,怎么也轮不着他亲自来。

赵拙言咳声道:“还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