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422节(2 / 2)

打量只是一眼而已,老翁询问,德亨就温声回答:“想吃点咸口的。这一条街上,哪家的汤水是咸口的吗?”

老翁见德亨人和气,面上放松些许,咧嘴扯出一个大大的笑容,露出一口掉了几颗的黄牙,笑道:“公子打北方来吧?吃不惯咱们当地的甜口儿?跟您实话实说,这条街上,就没有咸口儿的吃食。”

芳冰小声劝道:“主子,咱们还是去酒楼吃去吧。”

德亨不理他,笑问这老翁道:“敢问老丈,除了这条街,这福州城,有哪家食摊子做咸口的吃食?”

隔壁一个卖甜豆花的汉子就大声道:“满城里啊,里面全都是咸口儿的。”

“胡沁什么呢,干你的活儿去,滚滚滚!”一个老妪推搡着汉子进了草棚子,见德亨看过来,立即屈膝福礼连连赔笑,道:“小孩子不懂事,公子莫怪,莫怪。”

已经三十奔四的汉子:……

德亨对这老妪笑笑,又转回头来看着老翁。

老翁见德亨是这样的好脾气,心下就敞开了,指着一个不留意看都发现不了的小巷子,对德亨笑道:“那里面有一寡妇人家,她做的一手好细面,汤头是就是咸口儿的,公子若不嫌弃,小老儿请她出来,给您做一碗吃,如何?”

听到这老翁说“寡妇人家”时候,陶牛牛面色微变,等听到是将人叫出来做,面色就变了回去。

他还以为这老翁是在“揽客”呢。

德亨听到“细面”二字,就想着是不是福州名吃“线面”,却是踟蹰道:“会不会太劳烦了?”

毕竟是寡妇,应该很在意名声的。

谁知,这老翁腰更加弯了三分,腆着老脸笑道:“她寡妇失业的,日子难过,公子若是吃着好,多赏两个铜子儿,算是她今日鸿运当头,赚个过日子的钱。”

另一边一个卖馃子的妇人也道:“公子若是如意,就让她借小妇人的摊子,一碗面而已,不当什么的。”

陶牛牛心下警觉,这些个民人未免太热情了,他怕其中有诈,就压低了声音,还要再劝道:“主子……”

德亨压了压手,让他住嘴,对老翁拱了拱手,笑道:“有劳老丈,我去那位大姐摊子上坐等。”

陶牛牛不理解,德亨却是久违的感受了淳朴的热情,他想珍惜这份好意。

老翁见德亨果然去那妇人的馃子摊子上坐下,让儿子看好自家杂货铺,抬脚向那个小巷子走去。

对面豆花摊子老妪高声道:“老婆子与你一同去……”

馃子,就是油条。

那妇人见德亨毫不在意的坐在她满是油腻的矮脚桌椅上,手足无措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也,太不搭了。

那是上好的绸缎吧?

沾了她这炸馃子的油,不能再穿了吧?

德亨对这小妇人笑笑,道:“大姐,给我们上一份油炸馃子。”

小妇人“哎哎”答应一声,从篦子里捡了四个已经炸好的馃子放在荆条篾子编成的小小浅筐里,放在德亨三人面前,嗫嗫喏喏紧张道:“街东头那家有咸菜……”可以配她的馃子,解腻。

可能是太紧张了,剩下的是再说不出来了。

德亨取下腰间的钱袋子,从里面拽出一串二十文的铜钱来,笑问道:“要几文钱?”

小妇人:“……不要钱。”

德亨笑道:“若是给食客的添头,自是不要钱,我又没去那摊子上吃他家的早点,单独去买,自是要钱的。”

数出五文钱来,却是不知道托谁去买,这摊子上只有这个妇人。

此时这个妇人脑子灵光的不得了,试探着道:“公子若是吃那家的咸菜,就让小妇人家的小子去给公子跑腿吧,狗子……”

不知道从哪里蹿出一个吸鼻涕的小子来,抱住小妇人的大腿,大声喊道:“娘!”

一双小豆眼儿却是咕噜噜的盯着德亨瞧。

德亨的眼睛在他挂着的一长一短的鼻涕上扫了一眼,握着铜钱的手微微僵住。

陶牛牛扭头闷笑,眼神正好对上街道对面那间卖甜豆花摊子的汉子。

这汉子应是豆花摊子老板,那个跟着老翁去小巷子里寻人的老妪,应是他老娘。

汉子不妨对上陶牛牛的眼睛,以为受到了请托,就出了自家草棚摊子,跨过街道走过来,边走边道:“我走一趟,去给公子买些回来下饭。”

德亨手立即转了方向,将铜钱给他,道:“有劳。”

汉子从德亨手心里捡了两文钱过来,道:“两文能买一大碗呢。”

德亨将剩下的三文也塞他手里,道:“剩下的就做你的跑腿费。”

汉子撇撇嘴,将三文钱放桌子上,道:“我腿长,走的快,费不了多少腿力。”

说完,拿着那两文钱走了。

德亨探头瞧了一下他走路果然很快但一点都不长的腿,笑了起来。

他这一笑,其他都在默默看着他行事的食客们轰然大笑起来。

那汉子听到身后笑声,莫名其妙问了一句:“笑啥子嘞?”

顿时笑声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