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522节(2 / 2)
田从典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两老头相互扶持着,一步一挪的去殿内巡视考场去了。
张廷玉看着前面这两老头,对徐元正感慨道:“等我到两公这年纪,不知道能不能有他们的腿脚。”
张廷玉今年五十岁,正当壮年。
徐元正笑呵呵:“能和王公比寿数,志向不小。”
张廷玉觑他一眼,道:“别说你没这个志向啊。”
徐元正今年六十有一,说他不想再活二十年,张廷玉是第一个不信的。
徐元正捋了捋胡须,笑道:“只望天公作美吧。”
见和前面两老头儿拉开了距离,张廷玉故意放慢了脚步,跟徐元正悄声道:“刚才我可是替你捏了把汗,我都打好腹稿,要是皇上问起来,你这个主考官做什么去了,我该怎么回答。”
徐元正笑道:“我有分寸。”
张廷玉:“他看着怎么样?”
徐元正:“真是个谦谦君子,十分的好说话,也都听进去了。”
张廷玉:“真听进去了?”
徐元正扫他一眼,肯定道:“他若是没听进去,会直接反驳我,让我知道他的态度,不会口是心非。”
张廷玉:“是,是,我自是信你的。唉,这两君臣要是再别扭下去,那图书馆还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能落成呢,”朝王顼龄努了努嘴,道:“这位老阁老对风水钻研颇深,原本要致仕的,现在也硬拖着,就是想出谋划策。你我能等,这位可不经等。”
徐元正想了想,道:“你我再跟皇上敲敲边鼓,我觉着,今冬就能拆迁完。”
张廷玉不信:“有这么快?”
徐元正:“都翘首以盼呢,只要他一应,就算银子不到手,那些拆迁户也都会搬的。”
只要能搬走,剩下的就快了。
现在关键是,让建图书馆这件差事,重新回到定王手中。
三王……
正在徐元正琢磨着要做些什么时候,雍正帝也在和马奇、嵩祝两个说同一个人。
群星闪烁,夜并不黑。
雍正帝在空阔的太和殿广场上慢走,道:“朕听说,近来八旗兵丁多有怨言。”
马奇用眼神示意嵩祝说话,两老头年纪差不多,都七十岁高龄了,一个富察氏,一个赫舍里氏,谁也压不住谁一头。
嵩祝不理马奇,还用手肘子拐马奇,让他这个老哥哥说话。
马奇利索的拐回去。
雍正帝久等等不到回答,回头一瞧,瞧见两个老顽童,顿时脸黑了。
好在,天黑,他脸黑俩老头也看不到。
不过倒是消停了。
雍正帝直接点名问马奇:“马奇,你身为理政大臣,兵丁不逊之事你怎么看。”
马奇心里大大翻一个白眼,明明不待见我,还非要日日将我叫到眼前,不知道您是在折磨我,还是在折磨您自己呢。
马奇嘴上恭敬道:“兵丁不逊,不过是利分不均,不如皇上稍加恩赏,或可平息。”
说了等于没说。
雍正帝:“嵩祝,内城兵丁住房短缺,你可有计谋献给朕解决。”
啊这,您是想听什么呢?
嵩祝和德亨那可是老相识了,德亨第一次出京,去盛京谒陵,就是他招待的,他还曾给德亨献过美人呢,可惜人家眼高没看上。
他做盛京将军那些年,也没少和德亨打配合,两人没仇没怨,嵩祝自是站德亨这边的。
嵩祝道:“兵丁住房短缺早已有之,皇上何不遵循康熙三十六年旧例,在九门之外兴建官舍,命无房兵丁居住,也能加守九门防御。”
“加守九门防御”六字一出,雍正帝眼睛大亮,回头赞赏的看着嵩祝,赞道:“卿大才,果然老成持重。”
如今的步兵衙门防御九门,主要是从内,而除正阳门之外的另外八门之外,则是由八旗驻军帮守。
如果将城内无房兵丁迁往城外,除了解决兵丁住房问题,还能将九门从八旗守卫中给挪出来,纳入步兵衙门管辖。
相当于给整个北京城包裹了一层看不见的防护壳。
安全感倍增啊!
“呵呵。”
雍正帝看向马奇,问道:“爱卿因何发笑?”
马奇笑意盈盈,恭喜嵩祝道:“听说,令郎在定王手下已经做到了散骑郎?恭喜,恭喜。”
散骑郎,是亲王府官员的一种配置,辅佐长史办理府邸事务,皆以世职充任。
亲王府长史正三品,散骑郎虽然没品级,但以世职充任,乃是家族传承,地位尊崇,要比正四品的典仪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