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533节(2 / 2)
据海善所说,他不乐意去领差事,是因为皇上不喜欢他们王府,要不然,同为庶出子,怎么保泰就能承袭裕亲王爵,而他就是降等袭郡王爵呢?
选择性忘记了,常宁本身就是个无所事事的逍遥王爷,而裕亲王福全,多次为康熙帝出生入死,人家儿子能平级袭爵,是自己用命挣来的。
就是现在,雍正帝也更喜欢用保泰,而不是用海善。
在满都护的护佑下,讷布泰从仓场主事,晋升仓场侍郎,然后是仓场副都统,然后是正红旗汉军副都统,然后就是新君继任后,做了正红旗蒙古都统。
讷布泰表面功夫做的很好,雅尔江阿回京后,他时常去简王府走动,德隆上个月才封了贝勒,他不仅亲自去贝勒府帮忙迎来送往,还送上的安宅厚礼,处处让人挑不出错处来。
但事情只要做了,就会露出行迹。
八月份放米季,正红旗和正白旗在仓场和户部两个地方,因为银米的成色问题起冲突,正红旗自己闹了个大没脸,是正红旗真的没人了,让仓场和户部紧着欺负吗?
不是啊,仓场和户部分给正红旗的银子和甲米,有好的,有坏的,只是好的被讷布泰提走了,剩下的不好的,留给“无依无靠”的底层兵丁罢了。
正红旗的佐领们敢怒不敢言,兵丁更是心里憋屈,才和正白旗呛了起来。
说到底,就是嫉妒。为啥子正白旗的旗主领主给他们撑腰,不受人欺负,他们正红旗的兵丁不仅要受自家旗主、都统欺负,还要受外人欺负呢?
讷布泰一上位就闹了这么一件事,副都统保德很是看不惯,还是那句话,外头都在说正红旗的蒙古人怎么怎么着,他身为副都统面上无光。
而且,你都统吃了什么,当我不知道呢?
你不知道要分属下一点的吗?
于是,一本奏折参去了内阁,然后被允祥直接送去了给雅尔江阿。
这是你镶蓝旗的人,还是你佐领下人,你这个主子先看着办吧。
这些年,雅尔江阿越发的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了。讷布泰在他眼里是个好人,所以,这本弹劾奏折,被他遣人送去给了讷布泰。
兜兜转转,保德的弹劾奏折回到了讷布泰手里,于是就在本月月初,保德被“缘事革职”。
这个“事”,也是跟八旗粮米有关,正好撞雍正帝枪口上去了。
一个讷布泰,身后牵扯出了简亲王府、贝勒府两大宗室,身前牵扯出了天顺局碓房,中间,牵扯出了四大粮仓。
这个讷布泰,真是个难得的人才啊!
谁说满人脑子愚钝只知道蛮干莽撞的,这不挺灵光的?
这网络织的多密多紧实啊。
德亨是怎么找上讷布泰,且从他第一个下手呢?
还是从正红旗和正白旗的冲突开始。德亨向来注意自己佐领和其他旗之间的关系,非要紧处,宁愿让一步,也不会轻易起冲突的,他又不是让不起。
所以,对这次冲突,德亨特地让人查了一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查,挺寻常一事儿,也没在意,然后就是保德被革职,然后就是德亨领八旗都统事。
保德因为一点别人都有的小“过错”就被革职,自然是不服的,于是就告到了满保那里。
满保并没有敷衍保德,因为之前德亨命人询问过正红旗的事情,满保直觉这里面有事儿,不敢怠慢,客气接待了保德。
然后就出事了。
保德供出了天顺局。
这不巧了吗,他们王爷正好要革新粮米整顿碓房呢,就从你天顺局开始吧。
拿下天顺局废了些功夫,但最后还是拿下了,满保第一时间让人整理关于讷布泰的一切文书,原本也没想到会这么复杂,以为只是一些隐秘借据罢了。
结果,围绕着讷布泰,越查越深,越扒越触目惊心,最后竟扯出了一桩陈年旧案来。
这已经不是满保能处理的了的了,他报去了德亨那里。
德亨这才知道了。
所以说,好的领导,真不是自己本身有多少本事,而是他的手下有多少能人为他做事。
从满保敏锐的触觉,到拿下天顺局过程,一套班子有条不紊的运作下来,终于从一团乱麻中揪出了讷布泰这条大肥鱼。
因讷布泰背靠一座亲王府和一座贝勒府,所以德亨才亲自去讷布泰府上走一趟,要不然派手下来,还真不被讷布泰放在眼中。
对德亨明嘲暗讽,讷布泰就当春风佛面,唾面自干的本事修炼的炉火纯青。
他也没有再搪塞推脱,双膝跪在德亨面前,叩头认错。
定王做事风格,讷布泰知晓,雷厉风行,对手下要求严格,对外人,更是照章办事,锋利无情。
自己只是个小角色,既然德亨已经盯上了自己,那他就成了那粘板上的鱼,逃脱不了了,背后两个主子,也只会看定王的情面,不会保他。
对德亨这个人,他更是深知,他和小主子德隆,是打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情分。
打狗要看主人,只要他自己任凭处置,德亨一定会看德隆的面子。
所以,他恳求道:“请王爷给奴才指一条明路,奴才感激不尽,必效死以报。”
真是个聪明人。
德亨就是有想办他的心,也下不去手了。
死刑犯还能通过劳改和提高思想觉悟、充分认识到错误来改死缓呢,主动交代还能从轻或减轻处理,问题轻微的,都能免于处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