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2)
“燕窝是给阿姨买的。”祝轻窍笑得很乖巧,“还给叔叔买了一副象棋,茶叶是家里随手拿的,都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叔叔阿姨不要介意。”
“怎么可能介意!你太有心了。”周妈妈赶紧让他进屋坐在沙发上,让周戚去倒水,越看越喜欢。
周爸爸也是,“我们那时候有政策,只能有周戚这么一个儿子,我和他妈妈一直都希望有个女儿的,像你这样漂亮能干还贴心,你爸妈太有福气了。”
祝轻窍看见寇思危还在门口苦干,一切都不关心的模样,心里思忖他今天出现在周戚家是故意还是巧合。
“你在滨州一中教书,又要忙家里的生意,忙得过来吗?”周妈妈问,她觉得女孩子当老师,稳定又体面,有寒暑假还可以兼顾家庭,光这点就对祝轻窍十分满意。
外人都觉得祝轻窍十分适合当老师,但只有寇思危知道,她心里应该是有些厌烦的,因为以前看她晚上备课,就透着股不耐烦。
她喜欢安静,手机常年静音,甚至不允许他将手机带到卧室,说在学校每天面对些半大孩子,吵得脑袋疼,说在学校讲了太多话,所以回家话也不太多。
不过她当着长辈的面儿,还是很健谈,以前陪自己妈妈聊天逛街,一整天都把长辈哄得开开心心。
“我们家的茶山,主要是我爸爸在管,去年年初我妈生了一场病,病好之后心情一直很低落,这刚好趁着我放暑假,我爸就带她全国旅游散心去了,等我开学了,还是要交给我爸的。”祝轻窍说。
“你们家是不是在佩山那片,好像那边家家户户都种茶,而且姓祝的很多。”周妈妈顿了顿,“种茶想想都辛苦。”
周爸爸接着问,“我听周戚讲,你注册了自己家的商标,你们这是要自己创业呢?”
“辛苦其实谈不上,现在都有机械化,还可以请人。我们家的茶,以前都给当地的大厂,现在大厂也不好做了,没办法,只能自己试着找找销路。”祝轻窍捧着杯子都没来得及喝一口。
这样的流程她走了两遍,很得心应手。
见爸妈不是问她的工作,就是问她的家庭,周戚连忙解救她,“你们跟查户口似的,都快十一点了,快去做饭,我都饿了。”
“哎呀,这么一聊忘记了。”周妈妈拉着周爸爸站起来,“老周,我们去厨房,周戚,你带轻窍在家里转转。”
将老两口关进了厨房,周戚和祝轻窍都松了一口气,连带着寇思危都觉得自在了许多。
周戚将人带到了阳台,和祝轻窍讨论周妈妈养的那些花,寇思危听不见他们在聊什么,只是所有的阳光都向祝轻窍倾斜,照得她整个人微微发亮。
好像很久没有见她笑得这么开心了,也确实很久没见了。
寇思危下意识的也跟着笑了起来,可片刻之后那笑僵在脸上,曾经他也能让祝轻窍笑得这么开心的,但也不耽误现在两人形同陌路。
今天来,能见上一面,知道她过得不错也算不虚此行。
“小周先生,请过来帮一下忙!”寇思危向阳台那边喊道。
周戚几乎都要忘了家里还有个外人,他让祝轻窍随意,自己来到了玄关鱼缸处。
谁知道祝轻窍也跟着一块儿来了,她脸上始终带着笑意,化了淡妆又穿了套新中式的泼墨连衣裙,看起来温柔极了。
“怎么了?”周戚问。
“请帮我把这个线扶着一下,我好给鱼缸接氧气泵。”寇思危说。
周戚照做之后,见祝轻窍的眼神从那个老板身上瞥到了鱼缸上,然后又轻飘飘挪到了置物架上的照片。
她拿起一张全家福笑着对周戚说,“你这个头发怎么跟狗啃了似的,看起来太傻了。”
周戚有些无奈地“喂”了一声,然后抱怨,“你居然说我傻!这头发是你给剪的!”
“什么时候?我怎么不记得了”祝轻窍说。
“就高二上学期有一次英语课,他们看我上课打瞌睡,往我书上沾口香糖,结果不小心蹭刘海上了,没办法整不下来,你给我剪了个豁口之后说难看,又给我修了一下。”
周戚记得很多小细节,没想到祝轻窍完全忘记了,他一股脑地说,“结果周末我爸妈带我去爬山,就留下了这个照片。”
“我想起来了,不好意思,我当时还以为我手艺很好,想着以后说不定能成为一个理发师。”随后祝轻窍有些不相信似的,又问,“真是我剪的?”
“是的,别不想承认。”周戚肯定地说。
寇思危鬼使神差的开了口,“你们是同学?”
“嗯,我们初高中都在一个学校。”周戚说完看着寇思危,似乎在等他再说些什么,比如感叹一声“青梅竹马”或者“两小无猜”什么的。
结果寇思危拍了拍手,将地上的东西一股脑地全装进了包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