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2 / 2)
好久没回来,宁遥最想家的不过是一口吃的,她就惦记着早上该吃一碗泡粉,再来一根油条。
她的家乡以辣闻名,在此之前她都不知道自己家乡的辣度跟其他地儿不是一个level,因为病还没好,宁遥连微辣的粉都不敢点,特地嘱咐老板一点辣椒都不要放。
粉和过桥米线的粉不同,是很细的粉,不细看瞧着像面条,但筷子挑起来就不同了,粉是很有弹性的。
坐到小店里宁遥又馋人家的豆花,即便自己吃不完也还是点了一碗,充盈的水汽让她觉得自己又行了,开始馋老板前台的剁椒,想了想还是算了,只能看着别人吃,自己咽口水,不能恰不能恰。
半碗粉下肚,她仿佛从未离开过家乡,想起笼罩着山头的散不掉白色晨雾,层叠的马头墙,深巷里烂掉半块的石砖,在阴雨连绵的季节,总是蓄水,穿着凉鞋踩过去,一脚一个小水坑。
比起留恋家乡的人,宁遥从小就不喜欢这里,她发誓要考出去,走的越远越好,在上大学第一年寒假回来,宁遥就开始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俯瞰自己的家乡,她倒不是觉得外面有多好,只是仿佛人从外面走了一圈,回家腰杆都硬了。
在开学那段时间,宁遥不爱多说话,因为她发现自己的普通话并不是很标准,带着点儿口音,所以她尽量的改,考一乙的证,到现在她的普通话说的很标准,听到一些接待外地游客的乡普,偶尔也会笑笑,觉得又滑稽又可爱。
出去了十多年,到现在宁遥和自己的家乡隔了一层什么,像是失忆的人在慢慢回笼记忆。
吃完饭宁遥在市里买了些东西,拖着小行李箱搭车,她家在一个名叫祁村的镇上,小镇还保留着一片古派建筑,镇子临水,现在都修了堤,并在旁边建了一个小公园,安了许多健身器,贴了核心价值观标语。
她自觉s省气候真的不错,就是空气不好,然而她家,从公车上下来,宁遥已经热的脖子上一圈汗,夏天潮湿加闷热,冬天湿冷没暖气,不是一般的热也不是一般的冷。
宁遥回到家门口那条巷子,对门挨着的房子已经空了好几年,没人住,她家的房子外的杂草从石砖缝隙里长出,不大的小院要不是铺了瓷砖,只怕草得有一人高,她们这边的房子都爱修几层楼,也不咋住,只是她家特殊,小小的一间,看着怪可怜见儿的。
因为坐了很长时间的车,宁遥将行李箱拉到小客厅,将卧室里衣柜中的被褥拖出来,搬到小院子里的条上晾着,屋子里闷着一股腐败潮湿的气味,她打开窗户叫通通风。
在院子里收拾的时候,宁遥听到门外有响声,是隔壁的大娘探头过来,“呀,遥遥回来了?”
大娘一口乡音,宁遥笑着说,“嗯,回来住几天。”
“我说呢,听着隔壁有动静,我还怕是猫跑进来了,赶忙就来瞧瞧,崽,你现在在哪儿上班呢?”
宁遥不太想跟乡人解释她在读博士的情况,故而说,“在原市。”
“原市在哪儿?你是做啥?”
“嗯,s省,瞎干呗,也没几个钱。”
大娘劝她,“那很远吧,诶呦,你也年纪不小了,可谈了男朋友?也该结婚了吧?”
宁遥边打被子边打哈哈,虽然兰大娘是看她从小到大的邻居,可是未免管的宽。
“你说你妈走的也早,都没人替你张罗,一个劲儿在外头飘
着,也不像话。”
“屋头的水能不能用?前段时间镇上换了新的,你记得开开流一会,吃饭了吗?中午来家里吃点?”
“谢谢您,我早上在市里吃了。”
“噢那行,你有啥要的,来找我。”
宁遥将被子晾晒到外头,才看到床底下压着的照片,那时候很流行拍拍立得,大头贴,她捡起来一张一张看过去,都是她和邝野的合照,不得不说,他真的长的赏心悦目,这双桃花眼看狗都深情。
大四分手后回家那个暑假,宁凤娟并不知道女儿失恋了,无意中找到宁遥放在抽屉里压在书里的照片,问她这个男孩儿是谁,可说不回家呢,原来是谈恋爱了。
宁遥当时正难过呢,可是也不想让她妈知道,只当骗自己也骗宁女士,还认他是她男朋友。
那些照片不乏有亲密接吻的,给宁女士都看害羞了,“哪个崽这么亲我家崽崽,妈妈都看吃醋了。”
她接过照片来将亲密的几张都藏起来,宁凤娟女士指着她说害羞了?
“妈——”
“好好好,妈妈不说,妈妈看这崽蛮吸资,配得上我家崽崽。”
宁遥将照片都收了起来,本意想着扔掉或者烧了,眼不见为净,可后来忘记了,一直放着,再后来,研三那年冬天,她曾一遍一遍的看过,走的时候就压在了床下。
回来的时候在市里买了新的床单和小被子,宁遥实在困的不行了,随便一铺躺在床板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