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2 / 2)
他说完看向梓宫方向,“汗阿玛,儿子就不说了,我最会照顾自己,您不用操心。”
雍正:“那确实,就是不顶用。你要是有你十三叔一半的才能……哎,还是算了。”
自己信任十三弟,那是几十年的兄弟情。而且两人都上了年纪,知道国事为重。
若弘昼能力卓绝,弘历未必能毫无芥蒂的重用他。
弘昼平庸一点也好。
弘曕完全在状况外,只惦记着要找嬷嬷,没有要和汗阿玛说的。
弘晓则又跪到蒲团上,“皇伯父,弘晓已经学会写诗了,下回把我写的诗捎给您看。”
“好孩子,甘珠尔,好好跟着林师父念书。”
雍正一看弘晓,就想起十三弟,不由哽咽起来。
弘晓又说了些自己学习诗书的事儿,还说自己想收藏一些小说话本。
永琏记得这位怡王叔是乾隆时期著名的藏书家,他家还有《红楼梦》呢。
以后可以借来看看……
弘晓一边哭一边说,倒是说了不少,一句关于朝堂上的事儿都没提,最后说了说皇上对他的照拂。
弘昼不乐意了,“怎么不说我,我也很照顾你的好吧。”
弘晓破涕为笑,又赶紧提了提经常关心他的“和王兄”。
旁边小弘曕等得不耐烦,又开始哼唧,众人才要离开。
永琏最后又给皇玛法磕了个头,“您放心吧,永琏会照顾好叔叔们的。”
弘昼、弘晓他们听见了,眼中都带了笑意。
小侄子真好,有他这句话,他们就满足了。
永琏从蒲团上爬起来,小跑到弘曕身边,拉起他的手,“六叔,我们去找嬷嬷喽。”
“小侄子,你真好。我要带你去圆明园玩儿!”小侄子对自己说话温温柔柔的,弘曕一下就放松下来。
“好耶,下回我和哥哥一起去,六叔要拿出你的玩具招待我们!”
“好!”
雍正:不愧是他的乖孙孙,比弘历那小子懂事,弘历现在当了皇帝,也疑神疑鬼的,还好自己当初没让弘晓接触朝堂之事,更没打算培养他辅佐弘历。
他对自己和十三弟推行的那些事也是一知半解,更不会像弘历以为的那样,跑到自己灵前告状。
十三弟一辈子如履薄冰,宵衣旰食,成就虽高,委屈也不少,他儿子就当个吟诗作画的富贵闲人吧。
第8章 养成计划
晚上见了乾隆,永琏就把白天在雍和宫的所见所闻讲了。
乾隆听说弘晓只提诗文,不说朝政,汗阿玛也没有在他面前抱怨自己,松了口气。
但听说六弟懵懂,还在汗阿玛灵前失仪,不由蹙眉。
“都是那些奴才没有好好引导。”乾隆嘀咕,他像弘曕这么大的时候,都开蒙了,弘曕却还离不开嬷嬷。
去年十月,弘曕身边的太监王自立来宫里给太后请安,没见他这个皇上就直接回圆明园去了。
后来还是太后和他说起,王自立来过,还说出弘曕给“汗阿哥”请安。
“汗阿哥”这是个什么称呼?要让大臣们听见了,又要说皇家没规矩。
而且当时小弘曕才多大?连话都说不清呢,哪儿知道什么请安。还不都是身边奴才教的。
他当时就很生气,训斥并重罚了王自立。
现在看来,那些奴才还是没能好好引导弘曕。
永琏记得历史上的六阿哥弘曕长歪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小时候无人管束,乾隆又对这个幼弟太纵容。
等他犯了大错再训斥,不如从小好好引导。
永琏就说:“六叔一个人在圆明园好孤单,让他来宫里住吧,和我们一起玩儿。”
“他年纪还小,跟你们玩不到一起。”乾隆说着拍拍儿子的小脑袋,“再说你过段时间就要入尚书房了,还惦记玩儿。”
永琏:“唔……那我们教六叔读书,不对,要先教他说话,他说话不太清楚呢。”
乾隆闻言,不由皱眉,自己三岁的时候都会背一两首诗了,永璜、永琏三岁也都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意思。
看来弘曕那小子资质不太行啊!
“六叔每次见我和大哥都不认识我们。”永琏瘪瘪嘴,再加把火。
先帝驾崩前,弘曕和永璜、永琏经常见面,但那时候弘曕太小,记不住正常,先帝驾崩后,弘曕在圆明园,他们则在宫里守孝,这一年来,仨小孩见面的机会确实不多。
不仅仨小孩见面的机会不多,弘曕见自己这位皇兄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