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 / 2)
到时候抬着梓宫的昇舆从昭泰门出,皇上和王公大臣都要步行跟随,一路哭送到安定门,在百官劝说下,皇上才可上车,王公大臣们也才能骑马的骑马,坐车的坐车。
礼部官员都有些担心永璜、永琏两位小阿哥走不动哭不动,毕竟不止这一段路,到了泰陵,还要走好几里。
原定两位小阿哥是不用去的,八月皇上突然改了主意,大阿哥、二阿哥都要去送,偏偏先帝的儿子弘曕小阿哥因为年纪小,不必遵礼,届时与太后、太妃们一路做马车。
太后也不想让两个孙儿跟着皇上走,一路不仅要走路还要哭灵,天气又冷,万一把俩孩子折腾病了可如何是好?
但乾隆坚持要让俩儿子参加,他其实是一定要让永琏参加。这孩子能和汗阿玛的魂魄交流,就证明他和汗阿玛有特殊的缘分,自当按礼制哭送。
但只让永琏一个人送灵又显得太特殊,只好也辛苦永璜了。
奉移的前两日,众人先启程到了雍和宫,太后住在雍和宫东配殿,弘曕跟着太后住。
乾隆索性让永璜、永琏跟着自己,也省的俩小孩到了陌生环境害怕。
永璜原本是有点害怕的,毕竟他从未在雍和宫住过,而且不远处就是皇玛法的梓宫。他和皇玛法相处的机会不多,敬畏有余,亲近不足。
听说能和汗阿玛、二弟住在一起,永璜顿时安心了。还有点兴奋,他可是头一回体会和汗阿玛同住一屋。
永琏顾不上兴奋,汗阿玛去梓宫前祭酒,把他也带上了,顺便让他听听皇玛法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雍正能说的,前几次都说的差不多了,有些话他想说,却不能说。
他索性就和永琏讲了讲自己的用人之道、处世之学。
永琏有选择性的转述给乾隆,乾隆知道这都是汗阿玛毕生经验,有些也和自己讲过。
现在是想传授给永琏。
乾隆就对梓宫方向道:“您现在跟永琏讲这些,他恐怕听不懂。等有朝一日他继……他长大些,朕在让他到泰陵听您教诲。”
乾隆说完瞥一眼儿子,刚才自己差点说漏嘴,这小子不会发现了吧?
永琏和汗阿玛无辜对视,他什么都没听到!
雍正笑骂:“你小子倒是会偷懒,教导永琏是你这个当阿玛的责任,怎么推朕身上来了?”
永琏一字不落传话,还拍拍汗阿玛手臂,“您不许偷懒,您要亲自教我!”
乾隆笑道:“儿臣当然会尽心教导永琏,只是儿臣才识不及汗阿玛万一,有些道理还是您讲得更明白些。”
乾隆此时思路又打开了,永琏的魂魄如果还能和圣祖爷交流那就更好了,三代帝王教永琏。
永琏就是个榆木脑袋,也能被教成明君了,更何况自家宝贝儿子本就聪慧。
雍正:“有些道理光听是没有用的,非要经历了,见识了才能明白。等永璜、永琏长大些,你就让他们去办差,就像圣祖爷当年培养我们一样。”
永琏:“皇玛法说,我们大了,就让我们去办差……”
乾隆答应着,却忍不住腹诽,您当年怕我和五弟插手新政,重要差事从不让我们去,也不让我们结交尚书房师父以外的官员。到孙辈,怎么就改主意了?
等永璜、永琏长大后,乾隆当然是要让他们去办差的,该上战场的上战场,喜欢舞文弄墨的去修书,但永琏要留在身边,跟自己学治国理政。
父子俩在梓宫前站了许久,履亲王允裪来与乾隆商议明日流程,乾隆才带永琏回他今日暂住的东书室。
永琏跑去找大哥,永璜刚一个人待屋里,鼻间还能闻到香烛纸钱的味道,又有点害怕,弟弟可算回来了。
他简直佩服弟弟,“你赔汗阿玛在梓宫前待那么久?真的不害怕吗?”上回弟弟还听到奇怪的哭声了呢,虽然后来弟弟解释说是听错了,但他每每想起,背上还是毛毛的。
“这有什么怕的,梓宫里躺着的是皇玛法呀!皇玛法以前对咱们那么好。”
永璜:“……我知道,但我就是……”小少年叹口气,“你可别和汗阿玛说。”
“放心放心,我不说,我胆子大,我保护大哥。”永琏拍着小胸脯道,他简直怀疑原本历史上大哥在皇后葬礼上表现的不够哀痛,是被那种气氛吓住了。
以后一定不能让大哥接十二叔公、十六叔公的班,也不能去打下手,这差事不适合他。
俩小孩洗漱后躺到床上,说好一人讲一个故事哄对方睡觉。永琏还没听完大哥的故事就睡着了,永璜盯着帐顶干躺了一会儿,睡不着,索性爬起来看书吧。
乾隆忙完手头上的事儿,又确保明后两天所有的流程都已安排好,才得空看看据说已经歇下的两个儿子。
然后就见二儿子大字型躺在床上打小呼噜,大儿子坐在灯下看书。
乾隆进屋把永璜手里的书抽走,小声训斥,“明儿寅时就要起,你还不早点睡?这时候用功上了?”
永璜:“儿子睡不着。”
“你小小年纪怎么就有这毛病?”乾隆皱眉,心说回去还得让他继续吃药,自己睡眠不好也是十五六岁以后才开始的,这小子才八岁啊!
永琏答应了要保护哥哥,睡得并不踏实,隐约听到说话声,就睁开眼睛,一骨碌爬起来。
“咦?汗阿玛、大哥,你们在干嘛?”
“你大哥大半夜不睡,在这用功呢。”乾隆扬了扬手里的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