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 2)
永琏点头,找来纸笔把暂定的价格记下来。
“因为每日剩下的菜色多少有点出入,卖给百姓的饭菜也不能固定。”永琏道:“但可以分成三种,烩菜、面果子,汤面或者泡饭。”
明瑞、永璜都跟着点头。
钮伦好奇,“那我们每天能卖多少文?”
“刚御膳房说做了大概二十碗烩菜,五十个面果子,二十碗汤面。”永璜道:“让我算算。”
尚书房的仨小孩立刻一起算,明瑞先出答案,“一百二十五文。”
“一天一百二十五文,一个月就是三千七百五十文。”傅恒知道仨小孩算的慢,就帮他们算,“一个月不到五两银子。”
“好少。”钮伦听了不由皱眉,她平日听额娘算开销时,经常说几百两,几千两,随便做件衣服,都十几两银子。
他们这么多吃的,一个月才能赚不到五两。
皇后叹气,“我们本来也不为赚钱,只是不想浪费食物。”
永琏点头,“额娘说的对,不能忘记初心。”
永琏打算选两处穷人比较多的地方搭棚子。
傅恒对外城已经很熟悉了,说了两个位置,这两处都聚集一些做苦力的人。
接下来的事儿,就需要十六叔公帮忙了,让他选一批可靠的人负责此事。
宫里要在外面搭棚子周济百姓,少不得跟步军统领衙门打声招呼。
允禄去找步军统领鄂善时,他正焦头烂额,让人查下面官差和旗人勾结收保护费的事儿。
“也不知万岁爷是如何知道此事的,大过年的,直接问到我脸上来了。”鄂善一想到那日皇上的脸色,就瑟瑟发抖,都说当今皇上宽仁和善,不像先帝那样严厉刻薄。
他以后再也不附和这说法了,当今皇上发起火来,比先帝还吓人!
“天子脚下的事儿,万岁爷还能不知道?”允禄道:“依本王看,这件事该严惩。尤其那几个旗人和包衣奴才,朝廷给他们发的钱都哪儿去了?”
鄂善叹气,“还能哪儿去了,都赌光了呗。”
旗人里有不少沉迷赌博,这事儿允禄也知道,连宗室子弟都偶尔玩几把。
但赌博把钱输光了,房子也点了,搬到城外去赚这种不义之财,实在不像话。
“这事儿可不能糊弄,以后宫里派人在外城搭棚子救济百姓,外城有什么动静,皇上知道的更快。”允禄道。
鄂善一听,背上汗毛都竖起来了,以后步军统领这差事可不好干咯。
过年期间,永琏终于把罚抄写完了,屁颠屁颠跑去交给汗阿玛。
乾隆没好气,“朕还以为你早把这事儿忘了呢。”
“汗阿玛的惩戒,儿子哪里敢忘,每天抄写时都在反省。”永琏嘿嘿笑。
乾隆把儿子的嘴捏成鸭子嘴,“油嘴滑舌。”
他又仔细翻了翻厚厚一摞大字,能明显看出小家伙的字在一点点进步。
永琏的功课在尚书房这四个小孩里并不算突出,乾隆偶尔会着急。
但看小家伙在进步,他也就说不出苛责儿子的话。
作为储君,文韬武略固然要紧,但更重要的是识人用人的本事。否则当年圣祖爷就不会选自家汗阿玛继位,而是去选文武兼备的三伯了。
像自己这样,能文能武,还深谙人心的,那肯定是少数。
好在永琏办事时还算有章法,知道如何用人防人。日后多加历练,一定能当个不错的皇帝。
乾隆趁着过年清闲,把以前的数学书拿出来翻了翻,不会的题目真多。
别人他不好意思问,就把弘昼叫进宫。
弘昼:“……皇兄你看我像是擅长数学的人吗?”
乾隆:“……”
“您就请传教士来给您讲得了,皇玛法和汗阿玛不都经常让传教士给他们讲课吗?”弘昼道。
乾隆不想请传教士,因为他知道这些题目并不难。而且都是学过一遍的东西了。
这人太好面子,好面子这点压过了他的求知欲。
但如果儿子来问他数学题目,他一无所知,又会丢更大的面子。
乾隆纠结一番,还是请了传教士。
永璜、永琏来养心殿让汗阿玛考校功课时,正遇见传教士在里面给汗阿玛讲数学。
永琏震惊,历史上乾隆不是对数理化这些西洋的学问不屑一顾吗?竟然也会主动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