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1 / 2)
“你们也瞧见了,不是朕要找他麻烦,是他跟朕作对,他恨朕,朕能理解,但永琏无辜啊!他为什么要害永琏?但凡朕心胸狭窄一些,就算不把罪责都推到永琏身上,肯定也会迁怒他。旁人也会觉得永琏这孩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是在动国本啊!”
乾隆每每想到这儿,都有几分后怕。弘晳这法子看似愚蠢,实则歹毒至极。
“此人已然丧心病狂,正常人的思维是理解不了的!”弘晓道。
“还有你和弘晓,也被他算计进去了。”乾隆说着看向弘晓,“当初要不是十三叔替他们父子求情说好话,能被皇玛法冷落那么多年?汗阿玛继位后,对他那般优待,一是有皇玛法的叮嘱,二也是看在十三叔的面子上,可他呢?他是如何回报十三叔的?朕都替十三叔不值啊!”
弘晓闻言,眼圈都有点红了,阿玛对弘晳一家子确实多有照拂,这才导致弘昌和弘晈都和他走得近,可他如今却用这种法子害自己。
“二十一叔就更加无辜,”乾隆道:“朕看他是自己过得不如意,就希望整个爱新觉罗家都乱起来!”
“弘晳居心歹毒,罪大恶极!”允禧正色道:“臣全听皇上安排,愿为皇上处此逆贼!”
弘晓不是宗人府的,不用表忠心,只是抹着眼泪,“若不严惩此人,阿玛在天有灵都不会安心的。”
二人如此上道,乾隆很满意。
收拾弘晳可比当年汗阿玛收拾八叔轻松多了。
第55章 用人之道
第三期《国朝新闻》在读书人中的话题度再创新高。
三位皇帝的御制诗就不说了,各有各的风格,大家似乎能从诗中窥见皇帝本人的性格。
广告则有了新形式,不仅有文字介绍,还有宣传画。
这次的广告是一家胭脂铺,宣传画上画的是东施用了他们家的胭脂后,秒变大美人,周围人竟分不清谁是东施谁是西施。
这画可不是永琏画的,而是胭脂铺花高价请西洋画师画的,风格倒是和永琏的连环画有些类似。
这胭脂铺背后的东家大有来头,不是别人,正是允祕的嫡福晋乌雅氏,也是海望的女儿。
允祕亲自来和永琏打招呼,自家生意,照顾照顾,广告费不是问题。永琏当然要给这个面子,毕竟人家广告费给得是真多。
有些读书人对第三期的广告嗤之以鼻,觉得报纸上给这种女人用的东西打广告不好。
甚至还有官员上奏弹劾这事儿,乾隆一开始也觉得挺别扭,就是觉得胭脂铺子登不了大雅之堂。
但永琏给他报了下广告费的数目,乾隆就不说话了。
胭脂铺子怎么了?你们嫌弃胭脂,有本事让你们家女眷都别用。
都是百姓日用之物,还分什么高低贵贱?
读书人虽然叽叽歪歪,但广告的效果却非常不错。
很多人没买到报纸,也从旁人口中听说了这家能让东施变西施的胭脂铺。
允祕夫妇俩乐得不行,諴亲王福晋回娘家看望阿玛时,一个劲夸二阿哥聪慧。
因为之前制造双轮车和三轮车的事儿,海望和永琏接触的就比较多。听自家女儿夸二阿哥办得报纸,海望一点也不意外。
秘密立储的好处这就体现出来了,如果二阿哥知道自己是太子,做事定然束手束脚。但现在大家都装不知道,二阿哥不用顾虑那么多,可以尽情施展才华。
皇上心里支不支持是一回事,但面上肯定要给儿子撑腰。
其他人心里都有数,知道二阿哥是未来储君,干活自然尽心。
这样一来,二阿哥想办成什么事儿更加容易,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皇上对二阿哥更加满意,下回二阿哥再有什么点子,皇上也愿意全力支持……
就拿前段时间街上的流言来说,大家听了都为二阿哥和怡亲王捏一把汗。
比起去劝皇上,更要紧的是把此类言论压下去。
还得是公忠体国的大学士张廷玉有办法,在家中举办了一次宴席,请的都是方苞,沈德潜之类的大儒。
大家写诗联句时无意间议论起了御制诗,方苞就抛出一种观点——欣赏御制诗和欣赏其他诗不一样,意境、格律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其中的天子胸怀。
说白了,皇帝写诗,不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他是个优秀的诗人,而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他是个优秀的皇帝。
反倒是那些满篇风花雪月伤春悲秋的御制诗不好,当皇帝的,不关心民生疾苦、怎能做小儿女之态?
用这种标准看当今皇上的诗,绝大多数都是好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