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1 / 2)
到了年底,宫里每个小厨房都有高压锅了,乾隆开始给宗室王公们赏赐,还是老套路,只赏赐亲近的,剩下人想要,就去鑫记买,而且还是限量的。
永琏为了让大家集思广益,利用蒸汽动力,还在《国朝新闻》上介绍了高压锅,并且画了一个连环画表现水蒸气的威力。
与此同时,造办处的人也都在想怎么把蒸汽动力用到其他地方。
过年时,永琏再次陪着乾隆去祭太庙,和雍正汇报完高压锅的成功后,永琏就自导自演起来。
“啊?皇玛法你等下,我去拿纸笔。”
乾隆:“你皇玛法又要你画什么?”
“皇玛法说他设计出一种蒸汽机。”永琏道:“让我根据他的描述画出来。”
乾隆立刻让人去拿纸笔,雍正则忍不住好奇,“永琏啊,你前世到底去了哪里?怎么有这么多好东西?”
永琏:!!!
“不用回答不用回答,皇玛法就是感叹一句。”
第62章 才不小气
乾隆见儿子的表情变了又变,一会儿震惊的睁圆眼睛,一会儿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于是猜测道:“怎么?你皇玛法说的蒸汽机很难?”
永琏回神,点了点头。
乾隆摸摸儿子的小脑瓜,就和汗阿玛说:“您别急,实在不行让永琏把您说的话记下来,回去让造办处的人画图。”
雍正不由感叹,“你汗阿玛对你可真好。”
永琏点头,仰脸朝汗阿玛笑笑,“不用,儿子能画出来。”
很快,太监拿来纸张和炭笔,乾隆为了让儿子可以专心画图,还腾出一块供桌的位置,又垫了两个蒲团,让他坐的舒服点儿。
他自己则盘腿坐在另一个蒲团上,看永琏画图。
永琏画图的时候,雍正的魂魄也仔细瞧着,“这个蒸汽机真的能代替马匹啊!只是车子要装许多煤炭,重量也不是一般马车能比的。”
永琏:“您的意思是,在地上铺一条单独的铁轨?”
雍正的魂魄:“……原来是这么用的,这确实适合长途运送货物。有了这样的车,往后赈灾就不愁粮食运送不及时了。打仗的时候更有大用途。”
自古战争,粮草都是大问题。尤其大清和准噶尔打仗,开战前半年甚至一年就要着手准备粮草。沿途经过各省事,可能还会被盘剥劫留。如果有快一点的车,一站送到可太方便了。
“只是铺设轨道要花不少功夫吧,你知道轨道怎么铺吗?”
“哇!原来西洋已经有轨道了。那我回去问问。”既要回答皇玛法的问题,还不能引起汗阿玛怀疑,真不容易。永琏小脑瓜转的飞快。
欧洲为了运送煤炭,是先有了马车走的轨道,再有火车。
雍正一听这话就急了,“洋人已经有这种车了?”
永琏:“原来是走马车的啊!”
雍正松口气,“那咱们可要抓紧时间。可以先修一条短的试试。”
乾隆在旁边听的云里雾里,直到从太庙出来,才拿着那图纸看了看,问永琏:“这蒸汽机真能代替马匹?”
永琏道:“皇玛法说可以,也可以装在船上,或者和水车一样带动织机。”
但永琏现在更希望他能用在煤矿抽水。他连京城都没出过,自然没见过煤矿,只好说是皇玛法的要求,“皇玛法听说现在朝廷需要煤炭的行业太多,设计这个蒸汽机主要是想用在煤矿。”
回到宫里,乾隆亲自召见海望,父子俩把图纸交给他。
对外只能说是永琏设计出来的,让造办处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海望之前就和造办处的匠人们讨论过利用蒸汽动力的问题,已经摸到一点门道了,现在看了这个图纸,仿佛醍醐灌顶。
他夸了几句二阿哥聪明,就匆匆往造办处去了。
乾隆还以为造办处那边很快能造出蒸汽机,结果一等就是三个月,他都把这事儿忘了。
二月里,乾隆偶感风寒,皇后亲自照顾。
好在他身体底子好,稍作调养,到了三月初就已痊愈。
乾隆很高兴,还给帮他调养的几名太医赏了五品食俸。
太医们没想到治好感冒就能升官,千恩万谢。遇上一位大方的主子爷可太幸运了。
太医们服侍起来更加尽心,这宫里大部分主子身体都不错,只有纯嫔和三阿哥永璋素来体弱。
永璋现在虽然吃饭没那么困难了,但一年还是要病三五次。乾隆和纯嫔一直不放心孩子种痘。
明年永璋就要进尚书房了,种痘不能再拖。乾隆就挑了三月的一个吉日,给永璋种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