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2 / 2)

她说完又忍不住嗔怪地看了眼永琏,现在知道心疼人了。

永琏冲福晋讨好地笑笑,知道错了,下次还敢。

二人到了寿康宫,太后、裕太妃、谦太妃都已经等着他们了。

二人朝太后行三跪九叩礼,太后见小两口脸上都笑吟吟的,不经意对视时眼神里都带着甜蜜,就放心了。

舒楠给太后送了一个自己做的软枕。

太后很是喜欢,连连夸舒楠的针线好,这软枕配色也好看。当即就摆在炕上,“哀家平日就喜欢歪在炕上和太妃们说话,这枕头可太实用了。”

太后自然也给舒楠准备了见面礼,又从腕上摘下自己戴了多年的玉镯给舒楠。

“这是孝恭仁皇后赐给哀家的玉镯,哀家戴了这些年,今儿给你。”

舒楠一听,忙要推辞,又看永琏。

永琏笑道:“皇玛嬷给你你就戴上吧,咱们也沾沾皇玛嬷的福气。”

众人都笑起来,裕太妃笑道:“一看就知道,二阿哥是个疼媳妇儿的。”

舒楠低着头,作羞涩状,太后就拉起她的手,亲手把玉镯戴在了她的皓腕上。

又说了几句话,永琏和舒楠就从寿康宫出来,往养心殿西暖阁去。

二人给乾隆行礼后,乾隆就笑对舒楠道:“当年你进宫种牛痘时,恐怕没想到日后会嫁进来做媳妇吧?这就是命定的缘分。永琏这小子在有些事上不拘小节,还要你多替他操心。”

舒楠忙道:“扶持阿哥爷是儿媳的本分。”

乾隆又看一眼永琏,“该嘱咐你的朕都嘱咐过了,不许欺负福晋,遇事有商有量的,日子才能安稳。”

永琏也忙起身领训,又忍不住嘀咕:“儿子的脾气您还不知道,从来没欺负过人。”

乾隆想想也是,永琏从小到大对太监宫女嬷嬷都很和气,和兄弟姐妹也很亲近,嘴巴又很甜,会哄长辈高兴。

这福晋又是他自己求来的,他应当不会慢待了。

乾隆其实担心的是永琏太听福晋的话,毕竟自己这儿媳妇一看就是个有主意的。

不过这话他自然不好当着舒楠嘱咐,只道:“知道就好,成家了就是大人了,不能像小孩子一样,万事不管当个甩手掌柜,许多事要自己学着拿主意,做决定前要考虑的也不是你一个人,还要考虑妻儿……”

永琏笑着答应了。

乾隆就打发二人去给皇后行礼。

永琏院中的嬷嬷已经悄悄来跟皇后汇报过,昨晚二人圆房了,叫了两次热水。直到丑时才消停。

皇后松了口气的同时,又责怪永琏这孩子不知道心疼人。

好在舒楠瞧着气色红润,精神奕奕的。

舒楠给皇后做了一个兔毛暖手,也是过几天就能用上的东西。

皇后夸她贴心,又招呼二人吃茶果点心。

“额娘怎么知道我们早上没正经吃饭。”永琏说着就拿起蛋糕,蛋糕如今已经成了份例里的点心了。

“我倒不知道你们今早吃了什么,只知道你们昨天肯定没怎么吃饭。”皇后道:“听说昨儿你汗阿玛去了?”

永琏点头,“汗阿玛都没提前打声招呼,大家猝不及防的。只能委屈他和伯伯叔叔们坐一桌。后来要联句,把二十一叔公也叫来了。”

钮伦也在,闻言就笑道:“二哥成一回亲,汗阿玛写了七八首诗。”

“那等咱们兄弟姐妹都成亲了,汗阿玛又能凑一本诗集。”永琏笑。

舒楠努力忍住不让自己笑出声,调侃皇上的话,在座这母子三个都能笑,但自己肯定不能。

钮伦又拉着舒楠,问她在家做什么消遣。

舒楠道:“我不过读些杂书,做做针线活计,小时候为了锻炼身体,跟着兄弟们学过一些骑射,只在家里练练。我实在是个俗人,诗词一道不大通,琴棋书画也拿不出手。”

钮伦笑道:“嫂嫂过谦了,你十来岁时,

字写的就很好,如今的字肯定更加俊秀。”

舒楠一怔,自己当年落在宫里的小说草稿,到底有多少人看过?怎么连公主也知道。

皇后想到舒楠小时候写的书稿,不由笑了,看来这孩子爱好没变,一直都喜欢读杂书。

钮伦就笑道:“这真是巧了,二哥也喜欢读杂书,你今儿去他书房看看就知道了,小说话本、天文算数、建筑营造相关的书摆了几排,正经的十三经束之高阁。”

永琏:“喂喂喂!瞎说什么大实话呢。”

众人都笑起来,舒楠道:“阿哥爷在制造局当差,读天文算数、建筑营造相关的书是应该的。”

永琏听见自家福晋维护自己,得意地朝妹妹扬扬下巴。

钮伦:“那小说话本呢?”

“我负责《国朝新闻》自然是要读一些通俗的文学作品,才能明白如何用百姓能接受的方式教化他们。”永琏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