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 / 2)
两块浇好水的田,稻谷也催好了芽,可以撒种了。
赵素英道:“月月,你就在家歇着吧,那两块地,我们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撒完种。”
“我闲着也是无聊,跟着去瞧瞧。”
她去看看地形,看看用水车的话,能不能行。
今日太阳并不强烈,远处山峦叠翠,薄薄的雾气环绕在山间。
地里,土地湿润,走两步鞋上都沾满了泥,尽管穿着草鞋,也容易打滑。
一块块的田蓄着水,人们卷起裤腿,站在水田里,一手抱着装稻谷的盆,一手抓起发芽的稻谷往田里撒。
她已经许久没见过这样的画面了,只有儿时放假,跟妈妈去外婆家时才见到过,后来长大了,回去的时候也少了,去了也赶不上春种的时候。
这样的画面,让人充满希望,希望风调雨顺,能有个好收成。
中午回到家,孙秀芹已经做好了饭。
身上的泥已经在河边洗过了,又简单洗了下手就去吃饭。
饭后,李晚月打开盆,清晨泡的绿豆已经吸满水分,十分饱满,轻轻一碾就破了。
十斤绿豆,泡了一大盆。
她走到赵素英身边问:“娘,谁家有石磨啊?”
“你有田叔家就有,你要磨啥呀?”
李晚月回:“绿豆,我已经泡好了。”
“行,我这就去告诉你爹,让他和你哥去给你磨。”
“好嘞,告诉爹要磨的细一些。”
李有山和李二湖吃过饭就端着盛绿豆的盆走了,半个时辰后就回来了。
李二湖端着盆问道:“月月,你看这磨的行吗?”
李晚月看着盆里的磨碎的绿豆,点头:“行,辛苦爹和二哥了。”
她又拿来一个盆,铺上纱布,倒入绿豆浆,然后在盆里反复揉搓,再挤出汁液,把绿豆渣再放一个盆子,加水继续揉搓。
两盆绿豆水加一起,放置沉淀。
“姐,这是做啥呀?”李三栋好奇。
“做一种吃食,绿豆粉。”
她很喜欢吃川北凉粉,炒凉粉,煎凉粉,可这里没有,所以在粮铺看到绿豆,就想到绿豆也可以做凉粉。
其实豌豆做凉粉更好吃,可是这里没有卖豌豆的,绿豆做出来也不错。
第35章再遇高志远
“绿豆粉是啥?”李三栋更好奇了,他都没听过。
李晚月点头:“晚上就能做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等着吧。”
说完,她走到院外,把几个孩子叫过来,现在没有书本,那就先教他们数学,从数数开始。
她在一块木板上,用烧火棍在上面写上一到十。
“这是正常书写的数字,为了方便以后你们学习,我想了个简单化的数字,像这样。”
她又把阿拉伯数字写在对应的数下面。
“你们以后写数字就写上面这一行,下面这一行方便计算的时候用。”
几个孩子听的认真,简单的数数,他们本来就会,接受的也快。
从一个一数,到两个一数,五个一数,最后数到了一百。
她把一百个数写到木板上,让他们多读。
李康坐在房檐下默默听着,看着院子里认真学习的姐妹弟弟,心里很是复杂,他想跟着一起学,可是姑姑讨厌他,怕是不会教他。
算了,晚些时候让小荷悄悄教他。
一柱香后,李晚月道:“今儿咱们先学这些,你们去玩吧。”
几个孩子说要去找小伙伴,再去山脚捡柴,跟家人打过招呼,就背着竹篓出门了。
“十五,十六,十七,十八……”
山脚下,几个孩子边捡边数,跟他们一起捡柴的孩子,听到他们数,也纷纷跟着学。
一群孩子嘻嘻哈哈,边干活边玩闹。
夕阳西斜,淀粉沉淀的差不多了,李晚月让李三栋端着木盆,把上层的水倒掉,再加一些水,搅拌好,接着沉淀。
直到太阳落山,把上层水倒进另一个盆里,里面留下白色的沉淀物。
“这就是绿豆沉淀后留下的,用它来做吃食,凉拌煎炒都好吃。”
王桂香好奇道:“我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做法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