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2)

片刻后,看到一位着浅青色衣衫的秀丽姑娘走了进来,眼睛瞬间一亮:“姑娘原来这是你家啊?”

李晚月也是一愣,这不是百味楼的掌柜吗。

“原来是李掌柜。”李晚月笑着见礼。

“还真是有缘呢,咱们也算相识,你应该不会怀疑我了吧。”李掌柜暗暗松了口气。

本来还带着他们百味楼的腰牌,想着证明身份,这下倒省事了。

“自然。”李晚月坐到一边,直接道:“不知掌柜想要怎么合作?”

李掌柜道:“李姑娘,我是想来问春笋的事,不知能否为我们酒楼提供春笋?”

“可以。”

李掌柜没想到她会应的这么痛快,接着道:“李姑娘真是爽快人,我有话也就直说了。

其实我们百味楼不止安平县有,其他州府也有几家店,只是距离咱们这边较远,不便提供食材。

我是想着,咱们县城百味楼的春笋由你们提供,另外买下处理春笋的法子,你放心,这法子绝不在安平县内用,你看如何?”

李晚月垂眸,这年代交通不发达,就算发达,她目前也的确没办法用春笋做其他州府的生意,卖出去好歹能挣点银子。

而且这东西没有技术含量,指不定哪天就被人琢磨出来了。

她道:“可以,不知掌柜出什么价?”

“五十两如何?”李掌柜觉得自己给的价位很可以了。

对农家来说,这是一笔不少的钱,东家只说让他来谈,没说具体价钱。

为了东家的利益,他自然不能给太高,但这个价绝对不算低。

一旁的李有山和赵素英身体僵了一瞬,这些掌柜们都这么有钱的吗?

开口五十两。

不过有了上次一百两的事,他们还算镇定。

李掌柜还以为能看到这一家人震惊欣喜的表情,没想到他们都很淡定。

再看李晚月,她垂眸不语,看来是对这个价位不满意。

这一瞬间他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

没想到他还小瞧了这位姑娘,瞬间觉得他就不该提其他州府有几家店。

应该说另一个县有一家分号,或许这姑娘就不会提价了。

而李晚月却是在想,这五十两能不能换成土豆和红薯,能换多少斤,她想多种点。

李掌柜接着道:“一百两,姑娘若是同意,咱们就签契书,说实话,这食材只要被发现,就会有人试着处理,或许哪日就会被别人琢磨出来,卖给在下不亏。

姑娘若是不愿,那咱们就只谈安平县一家的供货事宜。”

这是他心里的底价,再高他也不出了。

别到时候东家觉得他办事不利。

百味楼还有几家店,分布在各州府,京城也有,这一百两虽不算太多,但是买个春笋的处理方子,他认为不低了。

李晚月:嗯??她啥也没说就给涨了五十两?

“就依李掌柜。”晚一秒她怕掌柜后悔,错过这个村,谁知道还有没有这个店。

况且李掌柜说的对,万一哪天就有别人知道怎么处理了。

李晚月强压下想要上扬的嘴角,接着道:“李掌柜,您买的绝对不亏,这个时节的食材很少,且春笋几乎不需要成本,有这个方法,你们便可以一直传下去,况且百味楼还不只安平县一家店,几家店加起来,怕是用不了几个月就能赚回本,掌柜觉得呢?”

李掌柜笑了笑,说的也是。

拿出事先准备的两份契书,一份是关于买断春笋处理方法,一份是给集贤居供货的契书,只是价格处空着。

“李姑娘看一下,可还有要修改的?”

李晚月看了看,道:“没有,这春笋我给醉仙居的价格是六文一斤,给你们自然也是一样的价位,不过李掌柜,我们村这竹山上的笋,可食用的月份是每年的一月到四月(农历),其他笋的品类,我没看到过,所以不敢和你保证。”

第72章又一笔进账

李掌柜表示理解:“多谢姑娘提醒,那我们酒楼就暂时订下每日送七十斤,倘若后期数量有所增减,会提前让人通知。”

“好。”

李掌柜自带笔墨印泥,填上价格,双方签好契书。

李掌柜从荷包里拿出一锭五两的金子,随后又掏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他原想着,庄户人家怕是没见过银票,不太相信,银子又太重,所以才带了锭金子。

他解释:“银子太重,不方便带,我来时只带了五两金子,这张是国号钱庄的银票,乃户部所设,在整个靖朝都可使用,姑娘若不信,可让人去县城的钱庄查证。”

李晚月知道掌柜的用意,庄户人家家里有几十两银子都是巨款了,怕是没见过银票不会辩别真假,所以才带了金子。

“多谢,我信掌柜。”李晚月接过金子和银票,这国有银行的银票她已经见过了。